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甲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年大风天数____ (多或少),主要原因是____,甲地年降水量____(多或少) ,主要原因是____
(2)贺兰山东麓由于河流沟谷较多,发育众多洪积扇,描述洪积扇形成过程:____
(3)为了降低风沙活动对铁路的危害,工人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来增大____,降低____,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
2022-12-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深入我国某地区进行典型地貌野外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考察手册。
考察主题野外地貌考察
考察地区____
考察准备该地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蚀作用明显(图1)。
过程Ⅰ
风吹走泥沙和黏土
过程Ⅱ
碎石在地表聚积
过程Ⅲ
____
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较强,易形成顶大基小的。③____(图2)
考察过程1.实地考察中另外发现了与图2景观成因相似的地貌有④____、⑤____。、
2.该地沙丘形态多样。图3为沙丘等高线图。
该沙丘的形态特征是⑥____
考察总结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沙漠边缘,流动沙丘的主要危害是⑦____;应对措施是⑧____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16日起,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该铁路沿线近630km为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地段,植被稀少,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图左示意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图右为部分路段防沙、治沙工程布局示意图。



(1)简述风沙灾害对和若铁路产生的不利影响。
(2)说出图所示的各项工程在治沙、防沙中的主要作用。
(3)和若铁路冬春季节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
2023-02-19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如下图),吸引众多游客,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2.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水源C.地势起伏D.土壤肥力
3.下列对西北地区环境适应性最强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丛生禾草植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曲草原是黄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前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亼类活动,玛曲草原逐步萎缩。该地区沙丘逐步向集中连片全沙化和流动沙丘演变,影响黄河上游的生态安全。该地区玛曲的流动沙丘主要受西北风影响,单个分布或多个连接形成沙丘链。近年来,当地加大了对天然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有力促进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原有的20个流动沙丘变为固定沙丘,入黄水量大幅增加,泥沙量减少。下图为玛曲草原的流动沙丘景观图。



(1)图示沙丘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该作用多分布在气候____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当地沙丘的陡坡朝向主要是____方向,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主要是____
(3)推测玛曲草原生态治理产生的变化对黄河流水作用的影响

6 . 胡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的温带,暖温带沙漠地区,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下图为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研究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相对来说,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风速B.气温C.降水D.土壤
3.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     
A.属常绿阔叶林B.根系发达C.不耐盐碱D.为地标性植物
2022-01-18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年降水量约40mm,,蒸发量超过2400mm,土地盐碱化问题突出,风沙活动频繁,多风成地貌(下左图)为适应和改善当地恶劣的生态环境,2019年“蚂蚁森林”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甘肃阳光国家级自然促护区合作,在敦煌种植了耐盐碱植物梭梭(下右图)1万亩,取得了良好的防风沙及改良土壤的效果。



(1)左图所示地貌主要是由风力的____(填“堆积”或“侵蚀”)作用形成,推测该地盛行风向为____
(2)梭梭叶片退化为鳞片状且根系发达,均可指示当地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其防风固沙作用明显的原因是____
(3)下图为“土地盐碱化形成过程示意图”,推测当地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原因是(     )(填标号)。

A.降水丰富,增加地表径流的含盐量B.大水漫灌,增加地下水的盐分含量
C.地下水埋藏深,对地表盐分影响大D.蒸发旺盛,地下水将盐分带到地表
(4)请你对当地土地盐碱化问题的治理提出合理建议____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和田至若羌的和若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部地区重要区域路网干线,2022年6月16日正式开通运营,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形成(左图)。

材料二:和若铁路经过昆仑山脉北麓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之间,全长825.476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其中受风沙影响长度534.77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65%,全年有7个月是风季。传统的现浇施工,消耗材料和水资源多、人员劳动强度大,为了减轻自然环境的影响,该铁路采用“预制装配式桥墩”(在工厂先预制加工构件,然后再运到现场拼装成完整的结构),并在铁路外侧设置1.5米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内侧分层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采用智能控制灌溉系统,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打造出一条绿色、环保、健康的铁路大通道,实现铁路建设和生态环保“共赢”局面。

材料三:针对部分区段风沙大、沙丘动态迁移容易掩埋线路的问题,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案,即修建“过沙桥”(右图),让风沙从桥下穿过。全线这样的“过沙桥”共5座,长度接近50公里,其中最长的一座达18.6公里,大幅降低了沿线风沙对线路的威胁。




(1)和若铁路沿线的盛行风向是____(填“西北风”或“东南风”);设置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填“拦截风沙,保护铁路”或“有效保护固沙植物的生长”)
(2)一般而言交通建设遇河架桥,和若铁路且末段未见河流,却修建一座特大桥。设计“桥”的作用是____(填“利于过沙,减少风沙沉积,减少风沙对铁路的掩埋”或“为野生动物提供过往通道和彰显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
(3)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相比,说明桥墩预制装配技术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4)试从水资源利用、植物存活或维护等任一方面分析该项目采用智能控制灌溉系统的积极意义。
2022-12-1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