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图为中国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绿洲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绿洲水源最丰富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绿洲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3.该绿洲防止环境问题出现的关键是(     
A.提高工业占比B.发展节水农业C.倡导沙漠绿化D.复垦古代绿洲

2 .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流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畜牧业发达,转场放牧是该区主要的放牧形式。近年来该区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如图示意额尔齐斯河流域牧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牧民开始从乙牧场向甲牧场转移时,该区(     
A.河流日流量变化大B.沙丘的流动性最小
C.湖泊水面不断缩小D.河流沉积作用增强
2.相较于甲牧场,乙牧场荒漠化近年不断加重,其原因可能是(     
①干旱程度加剧②太阳辐射较强烈③湿度不断增大④过度垦殖和放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为减缓乙牧场荒漠化,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修建水库,涵养水源B.转移牲畜,高山放牧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D.设置沙障,固定沙丘
2021-05-11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下图为某区域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
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B.海拔高,气温低C.深居内陆,降水少D.颗粒物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2020-1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 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物产丰富。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加之传统的采蜜方式和无添加的制备工艺,使之品质优良,所产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养成份丰富的特点,成为我国优质蜂蜜生产基地。近几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蜜农结合“互联网+”电商模式销售蜂蜜,收入大大提高。每年春季伊犁河流域极易发生洪灾。

材料二:新疆地域辽阔,荒草地、盐碱地、沼泽、芦苇地等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对新疆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三:下图为伊犁河谷位置及周边区域图



(1)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伊犁河谷3-4月份多发洪灾的原因。
(2)根据材料,简析伊犁河谷盛产优质蜂蜜的自然地理条件。
(3)简析蜜农通过电商销售大大提高收入的原因。
(4)结合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新疆开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的制约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近年来,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止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读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B.高山冰雪融水
C.河流水D.地下水
2.图中湖泊附近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A.黑河洪积扇B.北大山
C.石羊河洪积扇D.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3.为遏止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采取的措施是(       
①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③生态移民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                       
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2020-01-22更新 | 822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C.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D.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2.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减缓沙丘移动速度B.降低土地利用率
C.提高光伏发电效率D.增加植被覆盖率
7 . 荒漠化严重地区的分布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许多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B.沙漠地区——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许多沙漠边缘地区——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
D.灌溉农业区——土壤盐碱化、气候变干
2019-09-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 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我国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1.该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       )
A.荒漠化B.大气污染C.酸雨危害D.森林破坏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大量引水灌溉,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B.向西北地区大量移民,加快城市化进程
C.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当地群众能源问题,防止过度樵采
D.超载放牧,增加牧民收入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受流沙侵袭,黄沙蔽日,包兰铁路也常被风沙掩盖,造成交通中断。近年来,当地采用“麦草方格”治沙法(也称草方格沙障法),通过轧制1米×1米的麦草方格,在格子中间种植沙生植物来固定流动的沙丘,植被覆盖率由过去不足1%上升到42.4%,在铁路线两侧形成了“绿带”,基本上控制了沙害侵袭。原来人工固沙1.2亩/天,现机械铺设草方格达48亩/天。这种治沙方式已推广到世界许多国家。左图为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景观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草方格沙障景观。


(1)试说明草方格沙障的治沙原理。
(2)分析在草方格沙障中种植固沙植物的生态效益。
(3)根据图文资料说出草方格沙障法应优先治理的地区。
10 .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东向西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降水:东多西少   ②植被: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③载畜量:东多西少   ④降水:东少西多
⑤植被: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⑥载畜量:东少西多
A.④⑤⑥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⑤⑥
2018-12-2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