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是宁夏荒漠化土地的重点分布区域,也是典型地区,是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县级行政区之一。早年当地政府采用“封育”政策遏制荒漠化面积扩大,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地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少,植被面积较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如图示意盐池县的地理位置。

(1)简述盐池县被划定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原因。
(2)指出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盐池县原生植被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研究表明,盐池县近年来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少,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4-04-20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2 . 浑善达克沙地(下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草场退化沙尘暴频发,植被退化为温带榆树稀树草原。21世纪初科研团队在浑善达克沙地某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不包括(     
A.当地土壤贫瘠、疏松B.冬季严寒,多大风天气
C.蒸发强烈,水分不足D.夏季暴雨,流水侵蚀强
2.建起围栏后短期内(1-2年)可能对浑善达克地区带来的影响(     
A.放牧面积减少B.沙尘暴消失C.生态环境恶化D.降水量增加

3 . 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MN河段河道破坏了风沙的输移方式,形成风沙—黄土的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左图示意无定河流域,右图示意不同颗粒的风沙活动三种输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MN段河道,被破坏的主要风沙输移方式是(     
A.悬移、跃移B.悬移、蠕移C.跃移、蠕移D.全都被破坏
2.通过上题风沙输移方式,沙粒在年内的空间输移过程(     
A.冬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B.夏半年小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C.冬半年通过河流输送到下游D.夏半年通过风力输送到下游
3.相比MN段河道,AB段没有成为风沙—黄土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沙地生态恢复好B.河流径流量较小、河道窄
C.区域风力搬运作用弱D.河流蒸发量太小、作用弱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西海固村民采用“吊庄”移民的方式逐步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闽宁镇。“吊庄”,是指一家走出去一两个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这样一户人家分居两处,一个庄子吊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早前闽宁镇所在地区瘠薄干旱,生态条件恶劣。1997年福建对口支援宁夏,帮扶一批又一批的西海固移民在这里防沙固沙、种粮定居、发展产业。2014年,闽宁镇引入光伏产业,并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养羊,取得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40年来,闽宁镇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到发展光伏、旅游等产业,由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成为我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成功典范。图左为宁夏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图右为光伏牧羊图片



(1)分析西海固地区早期采取“吊庄”移民方式搬迁到闽宁镇的原因。
(2)说明闽宁镇发展光伏牧羊产业的生态效益。
(3)简述闽宁镇由昔日“干沙滩”发展为“金沙滩”,给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启示。
2023-05-12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下水生态功能是指地下水通过支持毛细作用,向植被根系输供水分,进而维系天然绿洲和自然湿地生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河流下游绿洲区年内潜水位埋深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4~8月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上升,冰雪融水补给增多B.上升,大气降水补给增多
C.下降,地下水的过度开采D.下降,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2.该地种植的黑枸杞为多年生小灌木,其根系层底界深度为3.4米,该地支持毛细水的最大上升高度为2.2米,则该地种植黑枸杞地下水生态功能失效的时期是(     
A.6~9月B.7~10月C.4~11月D.4~12月
3.为缩短天然绿洲地下水生态功能失效的时长,可以(     
①严控河流中上游区用水量②大规模种植耐盐作物③大范围地膜覆盖种植④提前人工调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塔里木河干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塔里木河下游指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河段,总长约363km,主要受干流补给。近5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西海子水库干涸。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工程。图示意塔里木河下游监测断面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西海子水库干涸会导致下游(     
A.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B.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C.湿地植被面积增加D.沙尘灾害性天气减少
2.经过长期输水,台特马湖(     
A.水质下降B.水位更稳定C.水温上升D.湖水含盐度增加

7 . 左图为我国西北某地1万年以来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图,右图示意该地近20年来气温、降水的变化。一般而言,风沙活动与风沙沉积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表明(     
A.风沙活动与湖沼面积完全负相关
B.I阶段湖沼面积扩大,风沙活动一直在减弱
C.Ⅱ阶段湖沼面积最大,长期以来风沙活动较弱
D.风力反复侵蚀,导致Ⅲ阶段湖沼面积减小
2.近20年来,该地流沙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其原因是(     
①气温升高,利于当地植被生长②降水呈波动增加,利于当地植被生长
③人类活动强度增加,耗水量增加,地表水减少④沙地下渗多,地表径流量少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据图可推测(     
A.1万年以来,该地气候呈波动变化
B.距今4000年来,气候一直干旱,湖沼沉积减少
C.近年来,年降水增加,流动沙地最终会消失
D.风沙和湖沼沉积仅受气候影响
2021-04-26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一模)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一地理要素区域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量B.降水变率C.省区面积D.人口迁移
2.图中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在两个区域内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改善B.经济水平下降
C.跨流域调水D.全球气候变暖
3.图中所表示的地理要素在西北地区大幅增加的主要影响是
A.沙漠退缩,绿洲扩大B.加剧水资源短缺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冰川大面积后退

9 .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C.拦截水分D.减少下渗
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技术难度小B.成土时间短C.环境污染小D.资金投入少
3.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A.土层厚B.温差大C.降水多D.风力大
2018-01-11更新 | 1286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新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之一,结合新疆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新疆林耕地面积占比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上轻耕重牧B.位于内陆,距海远
C.临近边境,难以开发D.人口稀少,开发少
2.新疆土地荒漠化合理的防治措施是
A.植树造林,种植耐旱作物B.大规模开垦未利用土地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D.改变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