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山工业园区曾经是印度尼西亚一个偏僻的小渔村。2013年10月,中国与印尼合作开发青山工业园区,在短短三年内,将其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不锈钢生产原料的三分之二来自镍)产业基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早期重要成果。青山工业园周边地区森林茂密,镍矿开采常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园区在建设和生产中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下图示意青山工业园区位置。



(1)分析青山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2)简述青山工业园区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
(3)从劳动力角度,说明青山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7-04-09更新 | 1034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2017陕西西安一模)2010年榆林市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 959.97亿元,能源产业产值之和为1 707.69亿元,能源产业已经是榆林市工业的支柱。读榆林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98—2010,榆林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作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榆林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
建设现代煤化工、煤层气、新能源基地工程 只输煤不输电,保障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 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提高能源产品的科技含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合理的灌溉
B.过度开采地下水
C.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2.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机械产品B.棉花C.煤炭D.粮食

5 .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6-12-12更新 | 318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某区域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木材工业→蘑菇养殖业→采石业。据此回答问题。
1.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见证了当地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③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④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是
①迁出居民,减少环境人口容量  ②发展多元化产业 
③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增加居民收入 ④保护和培育森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3623次组卷 | 5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近年来,山东分别与山西、内蒙古开展能源战略合作,推进“晋电入鲁”和“蒙电入鲁”工程建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外电入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利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B.推动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实现共同繁荣
C.主要目的是解决山东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D.促进山东省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2.山西在煤矿附近大力建设坑口电站,从过去的对外输煤为主转变为输电为主,这种做法可能对山西省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
A.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B.不利于山西经济发展
C.输电的经济效益远低于输煤
D.不利于铁路运输的发展
9 .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 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 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 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 回答下列各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
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2016-11-27更新 | 1248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
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369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职业教育中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艺术班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