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5日,湖北武汉钢铁集团与河南平顶山煤炭集团联手,将满载2150吨丹江水(用高品质尼龙液袋灌装)的100个集装箱通过浩吉铁路,从河南平顶山站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终到江西省吉安市)是国家“北煤南运”的运煤专线铁路,此趟列车将丹江水“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沿线缺水城市,为晋、陕、蒙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瓶装饮用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使用铁路集装箱进行“丹水北运”的直接原因是(     
A.巨大的陆运闲置返空运力B.广大的西北水源需求市场
C.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D.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
2.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水量较大B.水质较好C.水价较高D.连续性好
3.下列关于“丹水北运”铁路运输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西北水量不足的现状B.提高了西北居民用水的水价
C.降低了单位煤炭的运输成本D.增大了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2 . 引江济淮工程(下图)是我国继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之后的又一项壮举。输水线路在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按照国内输水工程的经验通过地下隧洞“下穿”输水,而是将原淠河总干渠载弯取直,建设了一座从引江济淮主河道凌空而过的渡槽水桥,形成了“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输水线路经过巢湖的原因是(     
A.接受巢湖补水,增加输水量B.利用既有水道,减少建设难度
C.利用巢湖净水,提高北调水质D.连接沿岸城市,发挥供水作用
2.输水线路在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采用“下穿”方式的原因是(     
A.技术难度大B.地质条件复杂C.建设成本高D.工程作用受限
2022-03-26更新 | 1142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2023-02-23更新 | 741次组卷 | 44卷引用:吉林省柳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 . 引汉济渭工程横穿秦岭屏障,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个重点城市及其他县域、工业园区的调输配水工程。调水工程由蓄水水库及秦岭隧洞组成,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2012米。下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     
A.自北向南全程可自流引水B.全程施工难度较小
C.沟通长江、黄河两大水系D.地跨我国热带与亚热带
2.“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有(     
①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②增加江汉平原农田灌溉面积
③促进关中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④提高渭河流域运输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下图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2.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东线、中线工程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水质好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6 .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D.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可以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②调水对调出区和调入区都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③可以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④有利于受水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不平衡
B.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关性
C.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大
2021-01-12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北京D.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

“引汉济渭”工程(左图)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429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主体工程完成,6月份向西安供水。引汉济渭工程打造了世界埋深最深的山底隧洞,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秦岭底部是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秦岭隧洞全长81公里,隧洞最大埋深达到2012米(右图)。

(1)简析建设山底隧道输水的优点。
(2)简述该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3)“引汉济渭”工程能缓解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概述该地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其他措施。
2024-04-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云南玉溪·期末

9 .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2018-11-27更新 | 781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安图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10 .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简图,其中箭头示意我国某种资源输送线路和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运输线路所输送的资源最可能是(     
A.棉花B.磷矿石C.淡水D.工业制成品
2.下列关于中线与东线输送物质质量优劣的比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线优于东线源地环境B.东线优于中线源地环境
C.中线优于东线沿途环境D.东线优于中线沿途环境
3.与中线方案相比,东线方案最大优势是(     
A.工程量小B.利于资源保质C.路程较短D.所经区域人口稠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