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早地区,城市化水平早在1990年就达到50%左右,因此最早迈入少子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受全球产业迭代、经济地理格局演变、人口、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阻碍东北发育出新的产业,从而走向全域性的衰落。下图示意黑龙江省工业分布及2022年人口老龄化状况。

(1)简析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严重的主要原因。
(2)试从人口的角度,分析影响外资企业进入东北的不利因素。
(3)请为东北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12-09更新 | 17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对于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协同和共建的要求,强调同城化以及成本共担机制。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发挥西安辐射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的作用,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下图为“西安都市图示意图”。

(1)列举影响该都市圈各组团产业定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2)简述西安市在该都市圈发展中的作用。
(3)说明实现“西安—咸阳”一体化应采取的措施。
2023-11-17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强省,省内区域差异大,苏南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梯度。以制造业做为发展之本的苏南地区,随着土地及用工成本的上升,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相关部门正推动部分传统产业向苏北等地区转移。2022年,苏南人均GDP达2.7万美元,苏北人均GDP为1.4万美元。下图示意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范围及近年各类产业在三大区的占比情况。

(1)指出苏南向苏北转移的产业类型,并分析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产业的优势条件。
(2)分析江苏产业转移对苏南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3-11-17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4大考点)-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天津专用)

4 . 202310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响应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国外投资设厂。我国某洗涤用品企业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育市场并出口自主品牌产品。2020年,该企业在非洲安哥拉与当地N公司合作成立了首家海外工厂,以销地产模式(在主要销售市场投资建厂,就地生产)谋求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完成下面小题。

1.与独资建设相比,该企业选择与N公司合作办厂的主要目的是(     
A.加大研发投入B.节约建设投资
C.提高产品质量D.提高管理水平
2.与产品出口贸易相比,“销地产”模式的主要优势有(     
①降低原料运输费用②及时获取市场信息③避开贸易壁垒④扩大市场需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 . “东桑西移”是我国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广西的宜州市是东部蚕丝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宜州的养蚕季节(3月~11月)较长。目前,宜州的桑园面积已居全国县域第一。据此回答问题。

   

1.“东桑西移”选址宜州,主要是为了(     
A.开发山区资源,利用良好气候
B.沿铁路线布局,发展对外贸易
C.免遭环境污染,减轻土地压力
D.获得丰富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2.为了提高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宜州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规模,形成竞争优势
B.吸纳人才,鼓励创新研发
C.重视环保,保持生态平衡
D.加强水利,保障稳产高产
2023-08-15更新 | 504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是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家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着力构筑具有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的“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吸引注册办公企业371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70%,京津企业占比超过50%,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积极承接京津企业有利于(     
A.改善当地生态环境B.形成单一产业链条
C.发展重化工业产业D.污染产业集聚
2.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A.人力资源短缺B.产业配套设施不够齐全
C.能源资源不足D.土地资源紧张
2023-08-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柳青一中、咸水沽一中 、四十七中,一百中学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示意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的方向和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1.1995年左右,汽车产业从欧美转移到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     
A.劳动力丰富B.原材料充足C.市场潜力大D.研发水平高
2.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会降低产业转出区的经济发展水平B.加快转入区工业化和产业升级进程
C.增加转出区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外迁D.解决转入区的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
2023-07-20更新 | 91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工业革命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共完成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目前进行中的是第五次产业转移(下图)。与前四次产业转移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单向转移不同,第五次转移有明显的双向转移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五次产业转移回流欧美趋势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实力超前B.欧美经济严重下滑
C.工业智能化发展迅速D.南亚、东南亚生产能力不足
2.现阶段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亟需(     
A.降低劳动力成本,获取价格优势B.增强科技投入,加快转型升级
C.加大政策优惠,防止产业转出D.加强国际合作,消除关税壁垒
2023-07-1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天津大港发电厂被称为敢“喝”海水的火力发电厂,利用海水每年可以生产淡水约50多万吨,每年可以节约地下水达到80多万吨,这些水可以满足8万多户居民的一年用水。另外,在满足生产发电用水的同时,还开发了民用水使用。图二为天津大港发电厂“水电联产机组”生产流程示意图。


   
(2)天津大港发电厂将锅炉的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有利于(     )(多选)
A.减少化石燃料使用B.增加生产成本C.循环利用废弃资源D.生物多样性减少
(3)这种循环经济体现了____的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鼓励发展节水型农业,怀柔区积极探索“鱼菜共生”农业模式。“鱼菜共生”是一种生态种植加养殖的新型农业模式,它通过一系列的精巧设计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打造成一个低碳环保、产出高效的生态链。图三为“鱼菜共生示意图”。


   
(4)写出怀柔区发展“鱼菜共生”农业模式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具体分析“鱼菜共生”农业模式的效益。
2023-07-1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及皖电东送线路图

材料二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成为首个获批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21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生产总值29000亿元。

(1)简述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安徽应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还支持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依托两准煤炭基地建设清洁高效坑口电站,保障长三角供电安全可靠。“皖电东送”特高压输电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每年可为上海输送电能超过500亿度,占上海年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2)简述安徽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3-07-1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