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九个地级市组成,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港澳已经基本将轻工业转移至内地,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从内地九市情况来看,2010年以来,大湾区从核心向外产业结构出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广州第三产业占比均超过70%,佛山第二产业占比稳步提升,江门第一产业占比上升明显。

下表大湾区内地九市2010年与2021年三次产业产值占比(单位:%

(1)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诸多城市中的城市等级较____(低/高),城市职能较____(少/多),服务市场范围较____(小/大),对周边区域有____作用。
(2)描述粤港澳大湾区从2010年至2021年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3)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大湾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世界级大湾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析佛山和江门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5)下列关于港澳将轻工业转移至内地的原因,正确的是(     
A.轻工业利润低,企业获利少
B.内地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内地地价低,能减少企业的用地成本
D.内地有一定的轻工业基础,具有承接优势
(6)在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     
A.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各城市竞争力
B.重点发展核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C.各城市产业错位发展,集中发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
D.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2024-05-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 . “飞地经济”是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方式之一。

材料一:“飞地经济”是指在行政上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地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目的,合作建设开发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池州市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海拔主要在500-1700m,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这里是我国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上海等发达城市开展以康养产业为主的“服务业飞地”探索,发展医、养、游、健、学等服务业功能;承接新材料、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等制造。

池州市2020年2010年
常住人口总数134.28万140.25万
0-14岁(%)15.5816.32
65岁以上(%)16.7410.03
城镇人口80.14万62.28万
三大产业结构比10.2:44:45.815.2:46.6:38.2

(1)池州市山地面积较广,地势有______特点,境内有两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其中九华山地质公园内广泛分布着矿物晶体颗粒较粗,结晶充分的岩石,这类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______
(2)2010年-2020年间,池州市城镇化过程(       )。(不定项选择题)
A.处在起步发展向快速发展的阶段B.第三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C.存在劳动人口明显减少的现象D.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3)近期,池州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合作,创建了该市最大的“创新飞地”, 作为科创产业的______(单选:A.飞出地;B.飞入地),制约该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单选:A.人才技术;B. 资金劳动力)
(4)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池州作为上海“制造业飞地”对两地产业发展的影响。
(5)评价池州市发展为上海等发达城市以康养产业为主的 “服务业飞地”的合理性。
2024-04-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近期,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出台,继续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方面加强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境河流之一,流域内林业、水利、渔业等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大米、橡胶、水果等作物,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近年来,澜湄国家的多边贸易不断增强,我国很多企业入驻湄公河流域各国,行业涉及服装、箱包、木地板、电器连接线、家具等。


(1)澜湄合作“因水而兴”,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季节变化大,下游区域河流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3-4月份,主要原因是______。(单选)
①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 全球变暖
③正值旱季,降水量少                                        ④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其他澜湄国家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单选)
①工业基础较好               ②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③流域沿岸国家市场需求大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交通越来越通达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
(3)水稻是澜湄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这里主要受______气候影响,水热充足,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下游区域各国冬半年主要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气温高,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影响粮食产量,严重时可能引起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发生______等现象。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中老铁路(昆明-万象)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5)从能源矿产、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方面,分析我国与其他澜湄国家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2024-04-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以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的工业重心。为全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有机衔接、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发展格局。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

(1)从转移部门和转移方向两方面说出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2)分析北京、天津两市产业转移的原因。
(3)评价河北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
(4)简述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对河北省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福建省与台湾省,经济相连,文化相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单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单选)
A.高素质人才流失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材料二:近年来,福建迎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实验区等建设的机遇,由于能源相对贫乏,水能资源开发已经接近饱和,能源形势趋紧。规划到2030年年底,福建省成为中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前三名省份。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地点。这里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每年7级风以上的天数有200多天,八级以上有100多天。如今,福建海岸线从北到南遍布发电风车,一条绿色能源链跃然成型,成为助推福建发展的强劲动力源。下图为福建海岸线部分风电场分布示意图、海上风电场景观图。

(3)海上风电场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中的(     )(单选)
A.海岸带部分B.海岛部分C.海空部分D.海面部分
(4)简述图示“沿海地区风电走廊”大风天数多、风力强的原因。
(5)近年来,福建省海上风电场发展迅速,分析该省发展风电的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三:福建沿海乡村常年以渔业养殖为主导产业,台湾民宿产业发展成熟,品牌、设计、运营等配套产业完善,近年来福建各地陆续出台鼓励民宿产业有序发展的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民宿品牌到福建沿海发展民宿产业。

(6)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原理,分析台湾民宿品牌到福建沿海乡村发展民宿产业的合理性。
6 .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新东北振兴战略”,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环境建设。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其中石油储量占45%,原煤储量占10%,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基地。由于长期过度的开发,有些城市一些重要资源逐渐枯竭,一些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资源开发、就业矛盾与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并且,近年来东北已经成为人口净流出区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东北地区经济转型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之一。



(1)简述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及装备制造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归纳东北地区1995年到2015年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东北“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多选)
A.华南沿海文化B.江南水乡文化C.荒漠绿洲文化D.华北平原文化

(4)近年来东北人口流失严重,其原因不包括(     
A.资源枯竭B.市场狭小C.产业结构单一D.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5)说明东北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7 .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     
A.会增加劳动力需求B.会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制造业发展受到制约D.区域环境质量会改善
2023-10-21更新 | 284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水泥、机械是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支柱产业。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严控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等政策的实施,徐州逐渐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1)根据上述材料,20世纪90年代,徐州陷入发展“瓶颈期”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经济结构调整②徐州交通设施建设③国内建材市场萎缩④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立足煤炭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本世纪初徐州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房地产B.新型建材C.精密仪表D.铝材加工

徐州市工程机械产业具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值最高和产业集群规模最大的城市。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徐州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区位优势。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人均GDP占全省的比重(%)三个区域,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显著。为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自2006年起江苏省制定并实施苏南、苏北共建产业园建设项目。



(4)在合作共建产业园过程中,苏南可以提供的生产要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北可以提供的生产要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省内产业协同共建的同时,苏北还积极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苏北在接纳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徐州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新能源产业发展蔚然成势。目前,徐州市已形成以新能源、煤电能源两大主链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涵盖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电力、煤炭电力等多个细分产业。


(6)从社会、经济、生态角度,阐述徐州发展新能源产业集群对该市的积极影响。
(7)全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徐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9:43:48。请在三角坐标图上,用“·”标出徐州2022年产业结构坐标点。
2023-05-07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中地理试题(等级班)
22-23高二上·山东临沂·期末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J公司1922年成立于英国,主要生产高端汽车,在英国“去工业化”过程中,国内工厂的生产规模缩小。但近年来其在英国国内的工厂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成为英国“再工业化”的典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过程中最易向外转移的工业部门是(     
A.技术密集型工业B.资源密集型工业C.资金密集型工业D.劳动密集型工业
2.在“去工业化”过程中,J公司仍在英国国内保有整车生产工厂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内(     
A.国家政策支持B.销售市场广C.工资水平提高D.研发能力强
2023-01-13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主题7 区域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10 . 2022年,世界化工巨头德国B集团关停了国内部分生产线,加快了向我国华南地区某海岛石化基地投资建厂的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B集团向该石化基地转移生产线的主要因素是(     
①资金   ②海陆交通   ③产业基础   ④技术水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石化基地接受B集团产业转移可以(     
A.减少基础设施投资B.降低工人培训成本
C.改变区域产业体系D.优化石化产业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