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H公司经过36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球通信技术行业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先实现产销全球化,再进行研创全球化的路径不同,H公司通过研创全球化带动产销全球化。H公司在全球建立16个研究院,与运营商共建36个联合创新中心、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创新合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H公司由研创全球化带动产销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全球研创合作,降低整体研创成本B.本土通信市场饱和,积极扩大国际市场
C.加速产品升级转型,提高了市场竞争力D.打破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产销全球化
2.H公司与运营商共建36个联合创新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A.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研创的实用性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C.产学研一体化,缩短产品研发周期D.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销研一体化
2024-02-28更新 | 833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跨国公司的生产部门分布较灵活,有多种生产组织形式。美国是玻璃纤维生产的发源地,中国J公司在国内有三个生产基地,本着工厂前移、研发前移、人才前引、以外供外的总体原则在美国投资建厂。下图示意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组织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组织形式分别对应的是(     
A.专业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全球集中生产型
B.专业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全球集中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C.跨国一体化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全球集中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
D.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2.中国J公司美国子公司属于(     
A.专业化生产型B.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C.市场地生产型D.全球集中生产型
3.J公司在美国建厂的最终目的是(     
A.获得美国的技术B.拓展国际市场
C.向产业链上游延伸D.获得经济效益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跨国企业逐步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下图为中国与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对比图。

材料二:2020年,越南以近3%的GDP增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以来,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工业区的集聚发展,并提出了“2050愿景”,明确打造胡志明市、河内市以及岘港市等重点经济区,在经济上发挥主导性增长极作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越南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和额外关税减免优惠。下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说明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2)分析越南工业区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未来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
4 .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B.SCC表示企业早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C.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
D.P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
2.下列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分别是
A.劳动力成本上升B.优惠的税收政策
C.环境污染严重D.市场广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 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   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三   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4)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6 .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D.设备费用
2019-01-30更新 | 8060次组卷 | 95卷引用: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1-2022届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地理)
7 . 读“江苏省外资实际投资部门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江苏外资实际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于    业和    业。 
(2)近年来,上海纺织工业向苏北地区转移,试分析苏北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原因。
(3)简述上海产业大规模向苏北转移对上海及苏北发展的有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