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  )
A.淘汰落后产业B.降低经营成本
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D.政府的优惠政策
2.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
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研究团队称,印度经溶于2016年喜迎开门红,跻身全球经济主引擎之列,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欧美、日本、中国等国家及地区资本和产业的进入;而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主要考虑的是(  )
①劳动力因素    
②内部交易成本
③市场因素       
④技术水平
⑤能源因素
A.①③B.②④
C.①⑤D.③⑤
2.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会产生的影响是(  )
A.加大印度经济危机的风险
B.缓解了印度人口众多导致的就业压力
C.严重冲击了印度国内市场
D.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进入不利于印度的产业升级
3.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
②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经济较为发达,国内资金充足,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17-12-1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区域地理第1章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省及直辖市。左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右图为长江干流剖面图。

材料二 滨海湿地是在潮汐影响下生长耐盐喜水植物的一种湿地。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北的海岸带,江苏省所占面积最大,占全国滨海湿地总面积的1/4。


(1)图中①②③分别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其中能改善资源调入地区大气质量的是  (填数字代号),②工程资源输出地位于    (填省区名称)。
(2)甲地滨海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保护该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长江上游河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因为该河段具有        等有利自然条件。
(4)安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该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4 .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即将面临转型升级。广东在“区域发展差异巨大,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双转移战略。该战略包括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方面。读双转移路线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引发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
A.地价和工人工资B.交通和科技
C.矿产和市场D.环境和能源
2.该战略的实施会(  )
A.使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拉大
B.造成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更加密集
C.提高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城市化水平
D.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潜力下降
3.在该战略中的产业转移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
A.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B.珠江三角洲的技术力量较弱
C.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D.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5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莱茵河对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法国卢瓦尔河谷的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由此可见该河谷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与下游地区相比,其上游河谷种植葡萄的气候优势是________
(3)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模式,大量北非、西亚难民的进入可以____(填“提高”或“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欧洲西部的产业转移。
2017-12-11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仿真模拟卷(二)
6 . 下图为某企业工厂选址城市及转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企业工厂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廉价劳动力B.环境因素
C.原料和动力D.交通运输
2.该企业工厂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  )
增加了就业岗位 使城市等级提升 促进高新技术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可能加大环境压力
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⑤
2017-12-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26讲 区域联系
7 .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三轮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1)简述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的原因。
(2)分析在全球二、三轮产业转移过程中,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目前,中国有“世界工厂”之称。你认为我国产业今后应如何发展?
8 . 读浙江和江苏工业结构变动对照表,完成下列问题。
浙 江
江 苏
2000年
2012年
2000年
2012年
行 业
比重
行 业
比重
行 业
比重
行 业
比重
纺织
11.3
纺织
9.3
纺织
11.8
通信设备
13.5
电力
9.6
电气机械
8.9
化学原料
10.0
化学原料
11.0
电气机械
8.1
电力
8.8
通信设备
9.1
电气机械
10.6
通用设备
6.4
通用设备
7.7
电气机械
6.8
黑色金属冶炼
7.9
服装
6.0
化学原料
7.0
通用设备
6.6
通用设备
5.5
化学原料
5.7
服装
5.3
交通运输
4.9
纺织
5.0

1.与江苏相比,浙江工业结构
A.优化升级进展相对迅速B.优化升级进展相对缓慢
C.变化较大D.相对合理
2.下列有关今后浙江工业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远离棉花主产区,应全面关停纺织企业
B.由于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应全面限制电力行业的发展
C.依托产业转移,应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服装产业的所有环节
D.应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和企业的科技投入标准
2017-11-22更新 | 47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9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箭头①可能表示(  )
A.技术输出B.资金输出
C.劳动力输出D.土地输出
2.如果箭头②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促进城市化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0 .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
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
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2017-11-12更新 | 2082次组卷 | 79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产业转移专题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