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印度洋西部,是世界第四大岛屿,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该岛中东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高原,海拔2876米的马鲁穆库特鲁山为全岛最高峰,由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全岛主要有两大自然景观,中东部为茂密的热带雨林景观,但比非洲大陆面积小得多,西部为热带草原景观。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非常丰富,但近年来岛上生物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给岛屿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自然景观分布图。



(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覆盖面积比非洲大陆小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生物物种数量呈减少趋势,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2 . 五大连池火山处于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错地带。蒙古栎是五大连池老期火山南坡乔木层中的优势种群,具有相对耐贫瘠、耐寒、耐干旱、不耐阴、萌生能力强等特性。存活曲线反映种群个体在各年龄段存活状态,以每10年为1个龄级,1~10年为龄级I,11~20年为龄级Ⅱ,依此类推龄级Ⅲ、IV、V、VI。下图示意五大连池火山蒙古栎种群不同龄级存活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五大连池四座火山山蒙古栎种群下降趋势开始加剧的龄级是(     
A.ⅤB.VIC.ⅦD.Ⅷ
2.五灰连池火山区蒙古栎的存活状态可反映出(     
A.种群幼苗数量极丰富B.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强
C.当前种群稳定性较差D.未来种群增长潜力小
2023-05-22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全真模拟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9月10日,离开“老家”的一群亚洲象进入普洱市宁洱县境内。至此,拖家带口“游玩”了近一年半的亚洲象群终于回到了传统栖息地。

亚洲象是现存最大的陆生野生动物,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食量巨大。20世纪80年代,仅有约150头亚洲象分布在我国境内,1989年亚洲象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地。随着持续加大保护力度,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超过300头。与此同时,象群频繁溢出保护区活动,人象冲突不断加剧。下图示意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及分布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



(1)描述1975~2014年我国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分析近年来大象群频繁溢出自然保护区活动的原因。
(3)请为云南亚洲象分布区实现“人象和谐共生”提出建议。
2022-07-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每年春夏之交,湟鱼需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20世纪50年代前,青海湖湟鱼资源非常丰富,但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湟鱼数量锐减,已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有关数据表明,自196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明显,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材料三:下左图为青海湖水系分布示意图,右图为1961-2021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图。



(1)试分析湟鱼主要分布于青海湖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2)简析布哈河上的河坝对湟鱼生存的不利影响。
(3)指出自1961年到202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特点,并推测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人为原因。
(4)简述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以来,一群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北移,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大,寿命较长,在野外能取食一百多种植物,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活动范围甚至重叠。为了促进不同栖息地亚洲象的交流,相关部门设立了生态廊道。目前我国亚洲象仅存250头左右,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下图)。



(1)描述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
(2)简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推测尽管人象矛盾日趋激烈但亚洲象数量并未急剧减少的原因。

6 .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下图为云南亚洲象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特点是(     
①面积退缩②完整化趋势③碎片化严重④面积扩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时,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是(     
A.加强环保教育B.建设自然保护区
C.建设生态廊道D.建立国际基金
2018·全国·高考真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选修6:环境保护】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2018-06-09更新 | 702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政策解读与配套资源》专题42 环境保护(选修)-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考点扫描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距离首都塔那那利佛约300公里。保护区内布满了锋利的石灰岩“刀山”石林(如图),其物质组成是几百万年前海底珊瑚和海藻的化石堆积物。此外,还拥有峡谷、湖泊、沼泽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特有物种高达85%,其中47%为当地独有。



(1)指出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所属的气候类型___并简述其特征___
(2)说明该保护区“刀山”石林的地质形成过程___
(3)分析该保护区内特有物种丰富的主要原因___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自燃现象是自然界生物演化的结果。原产于智利安第斯山脉马托拉尔地区海拔200—1000米的北面山坡上的普亚菠萝又名食羊树,多年生高大植物,植株叶片细长富含纤维,边缘多钩刺,花朵艳丽,深藏叶片之内,散发着吸引动物的独特香味,高温干旱天气下易“自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山区多年生亚灌木——岩蔷薇,株型花大美丽,结蒴果(一种坚果),每果平均多达800粒细小种子,种子成熟后结果枝干枯,气温高于32℃自燃并获得种间竞争优势。通体有胶黏腺体,分泌的脂油是名贵香料原料,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我国江浙地区有一定规模的引种。



(1)结合原产地的地理环境,指出普亚菠萝树的生长习性。
(2)说明普亚菠萝树不受智利当地牧民欢迎的原因。
(3)阐述岩蔷薇在原产地通过自燃获得种间竞争优势的过程。
(4)推测我国江浙地区岩蔷薇田间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10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波浪岩是西澳大利亚洲的著名地标,位于珀斯以东约330千米的沙漠中,由自然形成的一块花岗岩石组成,形似一片席卷而来的波涛巨浪而得名的


(1)说明波浪岩的形成过程。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中旬,澳大利亚山火整整肆虐了4个多月。2019年澳大利亚的平均气温比往年高1.52℃,这是自191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全年平均降雨量为277毫米,是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2)分析澳大利亚此次森林大火发生的自然原因。

在新南威尔士州被火烧过的森林中,绝大多数未被烧尽的桉树树干上重新冒出新芽,呈现出“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这一现象却让一些科学家感到担忧。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科学家担忧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