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长江渔业曾在我国淡水渔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初,长江上游地区主要经济鱼类约有50余种,长江捕捞产量曾在1954年高达43万吨,占全国淡水捕捞产量的60%,到上世纪90年代已下降至10万吨左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委联合发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䃼偿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2019年年底前,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完成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前,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区以外水域要完成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自此,母亲河长江全面进入十年休养生息期。


分析长江全面禁捕的原因及全面禁捕需要注意的事项。
2023-0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预测文综地理试题
2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两省。在东北虎豹活动区域,围栏、道路分割严重,扩散廊道被村庄、道路、农田阻断,2012-2017年间,仅有5只东北虎个体成功穿越公路。近年来,东北虎豹种群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但科研人员认为,能够稳定生存的东北虎豹家族还很少,同时人虎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2021年10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

推测可能出现的人虎矛盾,并分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对东北虎豹数量恢复的作用。
2021-12-16更新 | 28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七)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每年春夏之交,湟鱼需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20世纪50年代前,青海湖湟鱼资源非常丰富,但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湟鱼数量锐减,已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有关数据表明,自196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明显,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材料三:下左图为青海湖水系分布示意图,右图为1961-2021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图。



(1)试分析湟鱼主要分布于青海湖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2)简析布哈河上的河坝对湟鱼生存的不利影响。
(3)指出自1961年到202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特点,并推测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人为原因。
(4)简述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属多年生高秆型草本盐沼植物,1979年引入我国,试种成功后开始在沿海地区推广。互花米草具有很强的耐盐、耐淹特性,成熟种子易脱落,可随潮水漂流扩散至远近各处,具有促淤造陆、固土绿化等作用。但因极强的繁殖能力,互花米草严重破坏了引种地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被列入了我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下图示意互花米草景观及在我国的分布。



(1)简述互花米草在保滩护岸、促淤造陆等方面发挥作用的机理。
(2)分析我国沿海地区互花米草入侵后对当地湿地植被演变过程的影响。
(3)说明为减轻互花米草入侵造成的影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2-10-13更新 | 35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鳌太穿越,是指由鳌山沿秦岭山脊徒步至太白山,堪称是国内最难走的徒步线路之一,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整个穿越过程,经过秦岭保护区核心区,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雪地之间,高山动物(羚牛、熊猫)时有出没、植物资源丰富,几乎囊括了秦岭的所有精华。

但因非法穿越的人众多,不仅给当地生态带来伤害,也出现了不少人员伤亡事故。2018 年 4 月 16 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禁止“鳌太穿越”的原因。
2019-04-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