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野生动物肇事是指野生动物对当地居民造成人身伤害以及对作物、家畜和房屋等财产造成损失的事件。白马雪山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中段,1988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种群数量增加、食物短缺和生存空间受限等原因,白马雪山南段黑熊、豺、云豹、猕猴等野生动物肇事频率大幅增加。下图示意白马雪山南段野生动物肇事的时空分布。



对白马雪山野生动物肇事的时空特征作出合理解释,并据此提出降低野生动物肇事频率的措施。
2022-07-0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西工大13模) 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索科特拉岛,印度洋西部一群岛,属也门索科特拉省。其位置在阿拉伯半岛以南约350公里,非洲之角以东,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索科特拉岛37%的植物(共825种)、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都是岛上独有的。由于其稀有生物品种多,2008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下图为“索科特拉岛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索科特拉岛地貌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500米。内陆为海拔约200-600米的哈吉尔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几乎横跨全岛,中央主峰海拔1372米。沿岸无良港,西南季风时期船只难以靠岸。


(1)试分析该岛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该岛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3)试分析岛上开展航空运输的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虫,又称“沙肠子”,动物学名称为“方格星虫”,产于沿海滩涂泥沙之中,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因为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沙虫要求的生活条件苛刻,生活的沙地要求含沙量70%以上,还要求松、粗,如果沙质太细、粘实均不利于沙虫生活;水的盐度要求25%左右,过咸过淡都不利于沙虫生长;水温不能过冷,水温低则沙虫不长。


在目前盛产沙虫的海域,就以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北海市出的沙虫,为最顶级的,这里的沙虫广泛分布于沿海沙质滩涂的中、低潮区及潮下带,可捕资源面积为15.3万亩以上,原存资源量为4027吨左右。近年沙虫生存环境在恶化,海滩上的挖虫人感叹:现在的沙虫越来越难挖了,过去每天挖一两个小时,就可挖到五六公斤的沙虫,现在挖上三四个钟头,只得0.5公斤,有时更少。沙虫也特别小,收购商都不肯要。


(1)说明广西北海市盛产优质沙虫的自然条件。
(2)分析可能造成沙虫生存环境恶化的原因。
(3)说出恢复当地沙虫资源量的可行性措施。
4 . 【环境保护】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的两栖类动物,卵产于水 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蝌蚪长成青蛙,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青蛙是消灭蚊虫和农田害虫的能手。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目前,在我国的大江南北“传说”中的这种人地和谐的声音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少,农田、湿地、森林中见到的青蛙数量也是越来越少。


分析在我国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并说明由此带来的危害。
2020-04-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网考) 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独龙腊卡山位于中缅边境交界处,北接青藏高原,南邻中南半岛,纵跨5个纬度,相对高差4368米,这里拥有结构完整的森林植被,多种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植物。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该山地生物生态系统面临一系列风险,如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非法捕捞和盗猎等。下图示意独龙腊卡山地理位置。

说明独龙腊卡山珍稀动植物种类多的自然原因,并就加强当地生物生态风险防范和保护给出合理化建议。
6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鳄雀鳝是北美洲南部特有的淡水巨型食肉鱼,属史前鱼类,在地球上已生存1亿多年。现在仅存于北美东侧、中美洲各地。鳄雀鳝体长1.21.8米,有坚硬的牙齿、硬鳞。鳄雀鳝每年58月交配产卵,雌鱼每次产下1420万枚卵,卵呈淡绿色,有毒性,为黏性,黏附于水草或砾石上。鳄雀鳝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它几乎通吃。早在2014年,我国南方水域由于不合理放生,出现鳄雀鳝种群,扩张速度极快。


分析我国南方水域鳄雀鳝入侵的原因及危害。
2024-03-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7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小笠原群岛包括30多个小岛,均由海底火山隆起而成,年均降水量1600mm,终年无霜。小笠原群岛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多特有物种,并因此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于多样的生物和壮阔的海景,小笠原群岛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为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小笠原群岛的部分岛屿每天游客限流200人。下图示意小笠原群岛的位置。


   
分析小笠原群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并简述限流对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作用。
2023-07-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型风电场拥有数以百计的风力涡轮机,风机叶片的旋转高度范围一般在40~120米,巨大的旋转叶片往往会与利用地貌(如山脊、急坡、山谷等)上升热气流飞翔的鸟类相遇,因此鸟类在搜寻食物、捕食或迁徙途中,有极高的撞击与死亡风险。下图7示意猛禽高空飞行路径及与风力涡轮机的碰撞。



(1)在雨雾或低温天气时,鸟类和风机更易发生碰撞,请分别解释原因。
(2)说明风电场建设中保护迁徙鸟类的主要途径。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中水域较浅的西北部。每年春夏之交,湟鱼需洄游到淡水河中产卵繁衍。20世纪50年代前,青海湖湟鱼资源非常丰富,但近年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湟鱼数量锐减,已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有关数据表明,自196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明显,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材料三:下左图为青海湖水系分布示意图,右图为1961-2021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变化趋势图。



(1)试分析湟鱼主要分布于青海湖西北部的自然原因。
(2)简析布哈河上的河坝对湟鱼生存的不利影响。
(3)指出自1961年到2021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特点,并推测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变化的人为原因。
(4)简述青海湖面积扩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10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海龟(下图)是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现存的7种海龟中,绿海龟是唯一在我国海域内有产卵记录的海龟。刚出生的绿海龟会离开自己的出生地,游向大洋艰难求生。在自然环境下,能从襁褓中侥幸存活的小海龟,只有约1‰。由于人类活动的威胁,台湾地区的琉球屿、兰屿、以及西沙群岛、七连屿等地,已经成为我国海域绿海龟最后的庇护所,其个体数量日益减少,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简析绿海龟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并为其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