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蚯蚓,又名地龙,体内含地龙素、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解热、平喘、降压等功能,自古即入药。目前,还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蚯蚓穿行于土壤中,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分泌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土壤卫士”。

材料二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及秸秆覆盖等配套措施,起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一种农业耕作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对我国吉林省德惠市某黑土试验区的实验调查发现,保护性耕作的蚯蚓数量是传统耕作蚯蚓数量的2~9倍。

材料三2022年初,国务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其中,土壤蚯蚓是土壤普查的生物指标之一。7月,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严厉打击电击捕杀野生蚯蚓等破坏土壤的行为。下图为土壤中的蚯蚓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2)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更有利于增加耕地中的蚯蚓数量,试分析原因。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严厉打击电捕蚯蚓行为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蚯蚓保护提出合理措施。
2023-06-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蚯蚓吞食土壤和有机物质的能力很强,经过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粪,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蚯蚓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也是畜牧业、渔业的增产的重要饲料,用途广泛。不少人为了赚钱,利用电子诱捕装置猎捕蚯蚓,危害巨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大柏老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该村曾是“京郊奶牛第一村”,但是产生的牛粪每年用于耕地的不到30%,剩余的70%堆在地里。2013年,大柏老村委会和北京大地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蚯蚓养殖,并形成了“畜牧养殖一粪便一蚯蚓一有机肥一农业种植”的农业模式,取得良好的收益。下图示意大柏老村位置。



(1)分析蚯蚓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2)说明国家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的意义。
(3)分析大柏老村以蚯蚓养殖为核心农业模式的好处。
2023-04-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云南省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生物类群,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生物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全球意义关键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1.与贵州相比,云南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主要是因为(     
A.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
C.地形复杂,垂直差异显著D.开发较晚,人类干扰少
2.冬季昆明气温较贵阳高的原因主要是(     
A.太阳高度差大,太阳辐射强B.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强
C.受偏北气流影响,天气晴朗D.云量较少保温作用强
2022-02-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潮沟是在沙泥质潮滩上由于潮流作用形成的冲沟,是潮滩上最活跃的微地貌单元,也是潮滩与外界连通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通道。黄河三角洲地处新、老黄河入海口两侧,潮沟纵横交叉,各种湿地景观呈斑块状分布,湿地中天然植物群落的分布由海向陆呈现光滩、碱蓬群落和芦苇群落的条带状分布格局。自1996年黄河改道以来,区域内开展了大量围垦和堤坝工程,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同时随着适宜在淹水、高盐度环境中生长的互花米草的引入和扩张,黄河三角洲湿地及潮沟的形态特征发生了巨大改变。下图示意2004年、2008年和2018年黄河三角洲潮沟的分布。



(1)1996年黄河向北改道导致北岸潮沟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其原因。
(2)分析侧弯丁坝的修建对其南北两侧海岸线产生的影响。
(3)2008年后黄河三角洲南部潮沟长度缩短,解释其原因。
(4)分析互花米草与潮沟的相互作用对其他湿地植物的不利影响。
2022-03-03更新 | 52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顶尖计划“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的内流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成湖初期,青海湖是一个大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青海湖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材料二2020年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资料监测显示,4月下旬,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543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增大28平方公里,较近10年(2010至2019年)同期平均偏大164平方公里。

材料三湟鱼是裸鲤的俗称,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会沿着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湟鱼洄游距离越远,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时间越长,其成活率就越高。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000吨的最高值,到2002年只有2592吨。湟鱼生长缓慢,恢复困难,近年来青海省把青海湖渔业资源修复作为青海湖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不断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已累计放流青海湖湟鱼1.56亿尾。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监测数据,2020年青海湖湟鱼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0.04万吨,较上年增加0.74万吨。

材料四下图示意青海湖晚更新世以来湖岸线变化(图a,20世纪70年代数据,晚更新世→全新世→现代,从早到晚)、青海湖流域示意图(图b)和青海湖现代湖流运动示意图(图c)。



(1)结合图a和材料,说明从晚更新世以来青海湖面积变化特点,并指出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
(2)结合图b图c,指出影响青海湖湖流流向的主要因素。
(3)说出阻碍湟鱼洄游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湟鱼在维护青海湖水鱼鸟共生系统中的作用。
2021-10-12更新 | 38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山东学情”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A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典型的入侵物种,繁殖能力强,分布广泛,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构成较大危害,已被我国列入重要外来有害植物名录。研究证明气候变暖显著增大其叶面积,并提高入侵能力。下图为当前气候条件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图。

材料二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与当地湖羊经营户通过试验,发现适时收割的生长早期一枝黄花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接近豆科类植物,大量使用能降低农场约一半的饲料成本。


   
(1)根据材料,描述我国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生长习性。
(2)简析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我国本土植物造成的不利影响。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湖羊饲料的推广价值。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夏威夷群岛之间的海域,有一座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的“垃圾群岛”,是东太平洋上的巨大垃圾场。“垃圾群岛”中的废弃物会使大量鱼、海龟、海鸟等海洋动物丧命,垃圾产生的大量毒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已经影响到了人类安全。下图为“垃圾群岛”位置图。



分析该“垃圾群岛”的物质来源和危害。
2022-06-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域海上运输活动日益增加。交通量增加对北极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北极地区海上船舶运输若管理不当,将对北极生物造成严重威胁。下图为北极地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示意图。



分析北极航运对北极地区海洋生物的危害,并提出相应对策。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红虫的学名是摇蚊幼虫,摇蚊口器退化,不能吸食血液,对人类危害很小。红虫生活在水中,以浮游藻类为食,在自然水域的底栖生物中占有很大比重(约占50%~90%)。红虫营养丰富,是鱼虾蟹鳖的优质天然饵料,优质红虫的单价每斤可达百元。捞红虫一般先用抄网(泵吸)连同水底的淤泥、水草一并捞起,之后手工筛选,剔除杂草,最后将红虫收集到泡沫箱或者塑料盆中。


结合材料说明红虫捕捞的主要水域,分析掠夺式采捕红虫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2-01-21更新 | 27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济源平顶山许昌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10 . 某公园游园步道两旁有成片的草本花卉,有的地方(图中阴影区域)已经花满枝头,有的地方(阴影区域外)却连零星的花朵也没有。经查证,该花名叫金鸡菊,被广泛种植,还能自行繁衍,适应性极强。下图为某公园金鸡菊种植区(局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金鸡菊的生长习性是(     
A.耐涝B.喜光C.好肥D.喜热
2.金鸡菊在我国为外来物种,我国东部地区引种较早。一般为了保证引种成功,会选择与物种来源地气候相同或相似的地区进行引种。据此推测,我国东部地区引种的金鸡菊来自(     
A.欧洲西部B.中亚地区C.澳大利亚西部D.美国东部、南部
3.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限制金鸡菊的引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挤占生存空间,影响植物多样性B.分泌有毒物质,威胁动植物生存
C.花粉诱发疾病,不利于人类健康D.传播病害虫害,危害农作物生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