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人口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例一直稳定少变,主要取决于(     
A.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方向C.自然地理环境D.地域开放程度
2.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明显的是(     
A.印度B.加拿大C.英国D.德国

2 .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下图为“胡焕庸线”及两侧人口、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密度很小,其形成因素不包括(     
A.地形B.气候C.水源D.光照
2.除人口分布,该线两侧很多地理要素差异显著,包括(     
①土地面积   ②工业产值   ③城市数目   ④路网密度   ⑤商业网点密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3 . 在过去10多年中,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不断显现,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P点时段前后与城市相比,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农村经济的发展B.人口政策的变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D.医疗生活水平提高
2.图中t2~t3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均衡,下列叙述与图相符的是(     
①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东部地区变缓,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
②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城乡倒置的趋势,农村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城市
③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大于农村
④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属于“先富后老”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人口分布较集中地区大多(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021-06-15更新 | 60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结合我国人口密度于1935年沿我国黑河一腾冲沿线所画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至今,该界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较稳定。自1949年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一直实行较宽松的生育政策,2013年和2016年我国分别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及"全面二孩"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政策②光照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021-05-13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线表示______的分界线,B线表示_____的分界线。
(2)将图中A线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_____,③_____
(3)图中北京位于_____(温度带),位于_____(干湿区)。
(4)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_线,长江流域出现_____天气;表示7、8月份的是_____线,此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天气。

7 .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降水
2.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青藏高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位于(     
A.柴达木盆地B.雅鲁藏布江谷地C.阿里高原D.湟水谷地
2021-03-13更新 | 164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图示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界线为著名的胡焕庸线,界线两侧人口密度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大势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东北高于华北B.沿海低于内陆C.平原高于山区D.青藏高于西北
2.珠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A.自然条件好B.土地面积广C.开发时间晚D.人口自然增长快

9 . 下面左图为腾讯QQ发布的我国同时在线人数突破2亿人的示意图。图中中西部用户的密度在某一边界处急速衰减,这一边界与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高度吻合(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形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历史因素
2.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高寒B.干旱C.湿热D.冷湿
2020-08-03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中国的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于地势较高的中东部地区
B.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人口更加密集
C.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
D.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总是大于乡村地区
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A.气候和地形B.科技和军事
C.政治和军事D.宗教和科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