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人口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人口分布较集中地区大多(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021-06-15更新 | 600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人/千米2)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1953年

43.24

94.80

139.51

56.76

5.20

5.83

2000年

43.24

94.59

303.78

56.76

5.41

13.23

2010年

43.24

94.41

325.84

56.76

5.59

14.68

1.“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比例一直稳定少变,主要取决于(     
A.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方向
C.自然地理环境D.地域开放程度
2.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明显的是(     
A.印度B.加拿大C.英国D.德国
2021·山东临沂·一模

3 .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降水
2.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青藏高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位于(     
A.柴达木盆地B.雅鲁藏布江谷地C.阿里高原D.湟水谷地
2021-03-13更新 | 1641次组卷 | 22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重庆专用)

4 . 图中显示了我国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布是(     
A.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B.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C.一月0℃等温线、400mm年等降水线、人口地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线、一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界线
2.图中我国沿30°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西向东依次为(     
A.乳畜业、果林业、灌溉农业B.混合农业、游牧业、果林业
C.林业、种植业、畜牧业D.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2021-01-17更新 | 3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800mm等降水量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我国各省区智能出行差异较大,影响因素有(     
①交通通达度②经济发展水平③历史文化因素④地形、气候状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下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对我国地理“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起伏D.洋流分布
2.我国“四极”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0-03-08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某研究机构将我国范围内北京时间 21:00 至次日 3:00 之间发生的现场消费(不包括网络消费)定义为“夜间消费”,并认为“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可以反映出各地的夜间经济活跃程度。下图示意该研究机构绘制的 2016 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台湾缺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总体是
A.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B.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
C.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D.平原地区高于山地地区
2.该图未能真实反映出新疆的夜间经济活跃程度,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我国各地的
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
C.人口密度差异D.消费习惯差异
8 .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各题。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
2019-01-30更新 | 4875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暑期补课第一周测试地理试卷
9 .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根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斜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C.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人口的分界线
2.图中字母所在地区与下列民俗文化相关错误的是(       
A.②地的传统民居是窑洞B.①地是朝鲜族的聚居区
C.④地有傣族庆典泼水D.③地喜欢吃麻辣的食物

10 .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①地形区为(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D.东南丘陵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起伏度越大,分布的人口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的人口达20%
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