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B.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长
D.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
2022-06-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2020-05-02更新 | 816次组卷 | 8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区域的环境差异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区域景观和民俗风情,如云南:糌粑被叫做饵块,常年能出好瓜菜;四季衣服同穿戴,脚趾常年露在外……陕西:锅盔像锅盖,房子丰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的“饵块”和陕西的“锅盔”的制作原料是(        
A.玉米、稻米B.稻米、小麦
C.稻米、高粱D.玉米、小麦
2.云南“四季衣服同穿戴,脚趾常所露在外”反映当地(        
A.长冬无夏春秋相连B.长夏无冬春秋相连
C.四季如春D.常年皆夏
3.陕西“房子半边盖”,其好处是(        
①节约建材        ②收集雨水          ③通风散热             ④遮风保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4-3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每年6月上旬左右我国华北地区开始进入紧张的粮食作物收获季节,“龙口夺粮” 反映了其忙碌的景象,此后还要抓紧时间再种玉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龙口夺食”的原因是
A.在锋面雨带来临之前抢收粮食B.避免黄河水暴涨淹没农田
C.避免台风造成损失D.以防龙卷风灾害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夏收粮食作物及其熟制分别是
A.春小麦、一年两熟B.冬小麦、一年三熟
C.水稻、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冬小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每到春季,我国许多地方都深受杨柳飞絮的困扰,飞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下面左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9年杨柳絮飘飞预警地图”,右图为济南某地某日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场景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杨柳絮飘飞预警时间最晚的省区是
A.晋B.冀C.鲁D.豫
2.武汉地区比济南地区受飞絮影响较少,主要原因是武汉地区
A.气温更高B.雨季更短C.光照更强D.树种不同
2020-04-07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2.下列关下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河流的下蚀作用显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加快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7 . 下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示意图,L为桥梁路面,长约50米,甲、乙为谷坡。为了克服当地某一不利自然因素,将甲地立柱埋深超出乙地立柱埋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给材料判断,文中提到的“不利自然因素”最可能是指
A.地震B.冻土
C.水源D.岩性
2.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坡度B.枯水期水位
C.土壤质地D.坡向
3.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减轻洪水侵蚀B.减轻雨水冲刷
C.加固立柱D.隔热保温
2020-01-17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市场
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遭遇台风灾害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寒潮蜜蜂挨冻
2019-08-26更新 | 287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武汉西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降水
C.气温D.市场
2.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B.内河航运
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
3.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10 . 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
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
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A.喜光,耐干旱B.喜湿,耐洪涝
C.喜酸,耐贫瘠D.喜雾,耐阴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