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图表示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逐月累计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2.该地区
A.7、8月份河流易出现洪涝灾害B.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C.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冻土分布广泛
2019-06-14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
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
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A.喜光,耐干旱B.喜湿,耐洪涝
C.喜酸,耐贫瘠D.喜雾,耐阴凉

3 . 下图为1987~2010年间淮河流域初霜日为11月8日、终霜日为4月1日的位置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987~2010年间
A.开封初霜日多晚于11月8日B.睢宁终霜日多早于4月1日
C.阜宁年平均有霜日数在200天以上D.盱眙地势低平,终年无霜
2.淮河流域出现霜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
①东临黄海,水汽充足
②较低纬度暖气团北上,增温增湿
③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高
④较高纬度冷气团南下,气温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16更新 | 7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年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下图为辽宁阜新煤矿区五种不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图,其中两种自然样地:自然耕地和自然林地,三种矿区样地:排土场自然风化平台、排土场覆土平台和矸石山坡地。

注: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0—100cm土层
A.自然样地土壤水分变化大B.耕地的涵养水源能力强于林地
C.排土场土壤水分变化最大D.土壤含水量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
2.与矸石山坡地土壤含水量小无关的是
A.地形坡度大B.地表矸石多
C.缺乏植被覆盖D.地下暗河、裂隙多
2019-05-11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14 中国地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七里海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满湖,也是该市最大的芦苇(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产池 。七里海曾是一个淡水湖,后由于澡河洪水倾入,在东北部 冲开一条水道注入渤海,即新开口。20 世纪 70 年代,当地对注入七里海的赵家沟等五条河 流进行治理,河流泄洪能力增强,并发育了湖 口三角洲 。随着七里海区域开发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养殖池 、稻田)。下图示意七里海及其周围土 地利用状况 。


(1)描述七里海湖水含盐量的变化过程 。
(2)说明七里海成为当地最大芦苇产地的自然原因 。
(3)分析20世纪70年代湖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
(4)推测湿地面积变化对七里海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
6 .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增长和农牧业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下面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B.夏季北部山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大兴安岭在冬春季节能够阻挡风沙侵袭,减轻危害
D.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因此夏季径流量大
7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黑龙江--阿穆尔河是流经中国东北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它有两处源头--北源和南源,南北两源在中国漠河西洛古河村汇合后称黑龙江,东流至俄罗斯境内称阿穆尔河,最终注入鄂霍次克海。黑龙江“观开江”是难得的旅游体验。2018年4月11日,黑龙江省水利厅官方网宣布,黑龙江全线开江。开江分为“文开江”和“武开江”,“文开江”就是江面的冰慢慢融开,水面逐渐开阔,冰面逐渐向两岸收缩直至慢慢消失;而“武开江”则十分壮观,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间无数冰块顺江直下,称为“冰排” ,咆哮的江水夹带着冰排,前呼后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巨大的冰块撞在一起,形成冰山,冰块在江水中上下翻滚,场面轰轰烈烈。随着冰面解冻,憋屈了四、五个月的鱼儿也都被唤醒而“鱼贯而出”,这些鱼儿称为“开江鱼”,鱼儿肉质非常紧密、不肥不烂,鱼肉异常鲜美,与其他时节的鱼或海鱼有很大区别。“开江鱼”的产量小,纯正的“开江鱼”价格不菲,有的几乎卖到“天价”。



(1)分析形成“武开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说明黑龙江-阿穆尔河“开江鱼”肉质异常鲜美的理由。
(3)“开江鱼”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8 . 国家计划建设京沪高铁第二通道,预计2019年通车。下图为“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线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京沪高铁第二通道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冬寒夏热,季风气候显著B.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C.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
2.京沪高铁第二通道建设的重要意义有(  )
A.缓解京沪之间的客货运输压力B.加强沿线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C.推动区域产业全面转型升级D.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9 . 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的粒度分带图”。黄土高原主要由细颗粒物(黄色粉尘)组成。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给黄土高原带来黄色粉尘的风主要有(  )
①盛行西风        ②东北信风      
③冬季风           ④夏季风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2.甲地黄土堆积较少,原因最可能是(  )
A.农耕发达B.风力增强C.降水偏多D.山脉阻挡

10 . 秦淮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淮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南方和北方生活习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路:南方多说“前后左右”;北方多说“东南西北”
B.洗澡:南方多“淋浴”;北方多“泡澡”
C.道路:南方多“平直”;北方多“曲折”
D.语言:南方“十里不同音”;北方“有差别,但都能听懂”
2.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气候差异B.南北物产差异C.饮食习惯不同D.食用盐种类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