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部分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产生C.试管内先出现红棕色气体,后变无色D.Na2CO3溶液上出现一层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
A.AB.BC.CD.D
2022-11-12更新 | 1682次组卷 | 10卷引用:化学(全国甲卷单科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 . 实验室中为验证SO2的性质,将SO2分别通入溴水、品红溶液、硫化氢溶液、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溴水褪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B.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C.硫化氢溶液变浑浊,体现SO2的氧化性
D.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
2024-02-25更新 | 102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二氧化硫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SO2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反应时的硫酸表现出氧化性
B.装置乙中溶液颜色变化:先变红后褪色
C.装置丙中发生的最终总反应为
D.装置丁中酸性溶液褪色的原理与用于食品漂白剂的原理相同
4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有关SO2性质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1)实验室通常利用Na2SO3固体与70%的H2SO4溶液反应制取SO2气体,图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①B中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漂白”,下同)性,C装置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
②证明亚硫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③若将SO2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鉴别甲酸与乙酸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与CO2
C.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与FeCl3溶液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的pH
2022-06-16更新 | 694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2届高三适应性练习(二模)化学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SO2性质的时候,发现若将SO2气体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稀硝酸,沉淀无明显变化,但有无色气体生成,遇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实验中通入SO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稀硝酸后生成无色气体的原因:___________
(2)若将SO2气体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中,则无明显现象产生。
①同时向B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SO2有白色沉淀产生,产生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同时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Cl2有白色沉淀产生,产生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③同时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NO2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判断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3)若将SO2通入H2S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体现了SO2____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2022-01-29更新 | 122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元月份联考化学试题
7 . 东汉错银铜牛灯采用铜、银二种材质制作,常以动物油脂或植物油为燃料,为减少燃烧过程烟尘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设计了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烟管的作用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导入铜牛灯座腹腔中
B.古人常用草木灰浸泡液代替牛腹中的水,吸收烟气的效果更佳
C.银、铜的导热性能好,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D.灯具的设计包含了装置、试剂、环保等实验要素
8 .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试管①中液面上方有白雾,底部有灰白色固体。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浸溶液的棉团用于吸收多余的
B.加热、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能提高的生成速率
C.②中用石蕊溶液验证水溶液的酸性,③中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
D.冷却后,将①中物质倒入盛有水的另一支试管,以确认的生成
2021-11-08更新 | 1141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关于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鉴别角度,品红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都能鉴别二者
B.从在水中是否发生电离的角度,二者都属于电解质
C.从价态和类别角度,二者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都具有氧化性
D.从对环境影响角度,二者都能导致酸雨
2023-01-04更新 | 49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古法硫酸生产方法并进行SO2性质探究。

已知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实验开始前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活塞K1、K2,打开活塞K3,高温加热绿矾。
完成下列填空:
(1)C装置中覆盖食用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B中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理论值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
为探究SO2与钡盐溶液的反应,在装置C中先后四次加入不同的溶液:
已煮沸的BaCl2溶液未煮沸的BaCl2溶液已煮沸的Ba(NO3)2溶液未煮沸的Ba(NO3)2溶液
注:锥形瓶中溶液体积相同,钡盐溶液浓度相同;油层厚度一致,通入SO2流速一致。
得到如下pH-t图:

(2)曲线①呈缓慢下降趋势,这是因为___________。曲线②出现骤降,表明溶液中生成了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比分析上述四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任写2条)。
(3)为对排气法收集到的SO2气体进行含量测定,将2240mL气体(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中,经过滤、洗涤、烘干,最终得到沉淀21.436g。则SO2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若该实验数据较实际值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气体通入速率过快        b.沉淀未进行恒重操作
c.收集的气体中有CO2     d.未用食用油覆盖液面
2022-01-15更新 | 107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