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焰色试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下列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能与水反应,可用于高压钠灯
B.NaCl熔点较高,可用于制备烧碱
C.NaHC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Na2O2受热会分解,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2023-07-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合理的是
A.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浓硫酸,搅拌,固体颜色由蓝色变白色
B.做焰色试验时,若无铂丝可用洁净的铜丝代替
C.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D.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可用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
3 . 中国传统文化及工艺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们应弘扬与尊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孔雀石颜料的主要成分为碱
C.《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D.《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烟起,乃真硝石也”,二者也可以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4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在pH=4时,比较结合能力强弱溶液中,先加NaOH溶液调节pH=4,再加入足量的KSCN溶液红褐色沉淀不溶解,说明在pH=4时,结合的能力更强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钠元素将蘸取溶液的玻璃棒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出现黄色,说明溶液中含钠元素
C比较溶度积的大小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烧碱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的溶度积更小
D比较亚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分别测定饱和溶液的pH前者小,说明亚硫酸酸性更强
A.AB.BC.CD.D
5 .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奥会部分场馆建筑应用了新材料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和镉均属于过渡元素
B.近年来的材料新宠——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位素
C.速滑馆“冰丝带”用干冰作为制冷剂,干冰升华过程中破坏了共价键
D.“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燃放烟花涉及的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反应
6 . 食用低钠盐能有效降低中风和心脏病的发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焰色反应这一化学变化可鉴别低钠盐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B.海水通过蒸发结晶可制得精盐
C.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
D.加碘低钠盐是在低钠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7 . 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浓度为 75%的酒精、含氯消毒剂、双氧水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原理相同
B.汽油不易溶解于水是因为水分子的极性和汽油分子的极性不同
C.许多食品包装盒里用小袋包装的铁粉来防止食品变潮
D.节日里燃放的焰火与电子的跃迁有关
8 .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蕴含了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C.“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2023-01-03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9 . “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在众多领域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苏打饼干的制作原料含有小苏打
B.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醋同服可提高疗效
C.五彩缤纷的烟花利用焰色试验的原理
D.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用到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10 .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一致的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某物质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物质中一定不含有钾元素
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Cl-
C向KI-淀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
D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中含有Fe2+
A.AB.BC.CD.D
2022-10-23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