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已知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某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首先进行了实验1
实验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取2 mL 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1滴约为0.05 mL,下同)ⅰ.溶液呈棕黄色.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ⅱ.溶液不显红色.
①写出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加入KSCN溶液的目的是_____
③甲同学认为溶液不显红色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c(Fe3+)太低,故改进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2。
实验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取2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3滴。ⅰ.溶液呈棕黄色。
ⅱ.向其中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ⅱ.溶液显红色。
ⅲ.继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ⅲ.液体分层,上层红色消失,变为棕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本实验改用0.1 mol•L-1 KI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实验2中加入CCl4后上层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______
(2)甲同学认为“用CCl4萃取后上层溶液仍为棕黄色”的原因是I2未被充分萃取,但乙同学查阅资料得到信息:I2、I在水中均呈棕黄色,两者有如下关系:I2+I-I。于是提出假设:萃取后的溶液呈棕黄色的主要原因是存在I
①为验证假设,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实验3。
实验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取1 mL实验2中棕黄色的上层清液,再加入2 mL CCl4,振荡、静置。ⅰ.液体分层,上层呈黄色,下层呈紫红色。
ⅱ.取1 mL饱和碘水,加入2 mL CCl4,振荡静置。ⅱ.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实验3的结论是_____
②甲同学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设计思路,选用实验2中的试剂,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了更加严谨的实验,证明了平衡I2+I-I的存在。请你补充完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将实验2中下层紫红色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装于两支试管中,向试管1中加入1 mL水,振荡、静置;向试管2中____,振荡、静置,对比观察现象。
2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2019-01-30更新 | 5604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清远三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