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
2022-05-23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新一代电池体系是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前沿。锂硒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I为该电池的负极,被还原
B.电极材料可由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反应制得,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锂硒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该电池放电时,电子由电极I经电解质溶液通过LAGP隔膜流向电极II
2022-07-06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3 . 质量相同的铁棒、碳棒和足量CuCl2溶液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电子通过CuCl2溶液移到碳棒上
B.闭合K,铁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C.闭合K,转移电子0.2mol时,理论上碳棒与铁棒的质量差为12g
D.打开K,与闭合K时发生的总反应相同
4 .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B.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C.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D.图II中硫酸根离子向锌极移动
2022-05-14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系统,“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以触发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和氢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统工作时,化学能能全部转变成电能
B.系统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流向b极
C.系统工作时,b极区可能会析出固体
D.系统工作时,b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H2O+2e-=2+H2
2022-04-23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一次又一次取得了骄人战绩。一般来说,载人飞船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等方式供电。下列有关图示中氢氧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通入O2的一极为负极
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a通过导线流向电极b
D.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
2022-06-1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由Cu、Zn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n电极为负极B.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流向:Zn电极→稀→Cu电极D.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
8 . 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为电流表。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乙的外电路中电子方向为Zn→Cu
D.两烧杯中锌片均被氧化,生成Zn2+
9 . 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A.铝合金是负极,海水是电解质溶液,Pt-Fe合金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Al电极流向Pt-Fe合金电极
D.当电路中通过0.4mol电子时,消耗的O2体积为2.24L
10 . 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现以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的溶液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B.当正极产生(标准状况)气体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
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负极区溶液的质量理论上增加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