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CO2电化学传感器是将环境中CO2浓度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YSZ是固体电解质,当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工作时,在熔融Li2CO3和YSZ之间的界面X会生成固体Li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迁移方向为界面X →电极b
B.电极a上消耗的O2和电极b上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电极b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4e-=O2↑+2CO2
D.电池总反应为Li2CO3=Li2O+CO2
2022-05-27更新 | 6001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2 电化学的综合应用
2 . Science报道某电合成氨装置及阴极区含锂微粒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B.阴极区生成氨的反应为
C.理论上,若电解液传导,最多生成标准状况下
D.乙醇浓度越高,电流效率越高(电流效率)
3 . 水溶液锌电池(图1)的电极材料是研究热点之一、一种在晶体中嵌入的电极材料充放电过程的原理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为活化过程,其中的价态不变
B.该材料在锌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
C.②代表电池放电过程
D.③中晶体转移的电子数为
2023-02-24更新 | 239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23届高三2月适应性测试变式题(选择题11-13)
4 . 铁碳微电池法在弱酸性条件下处理含氮废水技术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时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乙室向甲室移动
B.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NO+12H++10e-=N2↑+6H2O
C.处理废水过程中两侧溶液的pH基本不变
D.处理含NO的废水,若处理6.2 gNO,则有0.5 mol H+透过质子交换膜
5 . 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下图中的电池反应为(x=5~3,难溶于熔融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2S4的电子式为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C.Na和Na2Sx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D.该电池是以为隔膜的二次电池
2020-07-11更新 | 8292次组卷 | 39卷引用:专题16 新型电化学装置分析-2023年高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6 . 某燃料电池主要构成要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可用于乙醛的制备
B.b电极为正极
C.电池工作时,a电极附近pH降低
D.a电极的反应式为O2+4e-+4H+ =2H2O
2020-10-12更新 | 6364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39练 多池、多室的电化学装置
7 . pH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E(即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而确定待测溶液的pH。电池电动势E与待测溶液pH关系为: (E的单位为V,K为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玻璃电极玻璃膜内外的差异会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
C.若玻璃电极电势比参比电极低,玻璃电极反应:
D.若测得的标准溶液电池电动势E为,可标定常数
9 . 近日“宁德时代”宣布2023年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及其优异电化学属性等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首选“备胎”,其充放电过程是在正负极间的镶嵌与脱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区钠单质失去电子
B.充电时由“B极”向“A极”移动
C.由于未使用稀缺的锂钴元素,量产后该电池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
D.该电池一种正极材料为,充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2022-08-08更新 | 2761次组卷 | 12卷引用:专题16 新型电化学装置分析-2023年高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10 .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以Al和Pd@石墨烯为电极的Al-电池,电池以离子液体作电解质,放电时在提供能量的同时实现了人工固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Al电极是阴极
B.放电时离子浓度增大,离子浓度减少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D.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6mol ,电池总质量理论上增加28g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