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一种在300℃下工作的新型锂——二硫化亚铁热电池的截面结构如图所示,LLZTO导体管只允许Li+通过。当用1.8V电压充电后,电池正极材料中S、Fe的原子个数比为1.02(不计Li2S,下同);2.3V电压充电后,S、Fe的原子个数比为2.0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绝缘体隔离正负极,使化学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2Li+S2−−2e=Li2S
C.电池正级材料的变化为FeS2FeSFe
D.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xLi+FeS2xLi2S+FeS2−x
2 . 下列电池模型实现了由自发反应向外输出能量,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右侧为正极,外电路电势右侧较高
B.分别通过a膜、b膜向中间移动
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该电池利用中和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4份等质量的铝片(已打磨)、其他材料及电解质溶液设计了4组原电池,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的部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铝、铜铝、石墨镁、铝铝、铜
电解质溶液稀硫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硝酸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偏向铜偏向镁
A.①和④中外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相等时,铝片质量变化之比为1:1
B.②和③中,当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时,电解质溶液增加的质量相等
C.③中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金属单质不一定作负极
4 . 科学家利用水凝胶固态电解质建构了一种微型燃料电池,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向b极
C.内电路中,水凝胶中的H+向b极移动
D.b极反应方程式为2HCOOH-4e=2CO2↑+4H+
5 . 在人类生产、生活对能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则该电池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填标号)。
A.B.C.D.
(2)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很高,可用于航天航空。如图甲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O2-。则c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H+的移动方向为由_______(填“A”或“B”,下同)电极到_______电极。写出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①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放电时,______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6 . 一种新型可充、放电水系锌离子全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利用蒽醌(AQ)类有机化合物材料替代金属锌,可以避免锌枝晶(金属锌结晶时,由于金属的扩散速度跟不上冷却速度,导致金属锌局部结晶出来的现象)的形成,同时也能解决锌负极面临的腐蚀和钝化等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尖晶石锰酸锌结构中嵌入和脱出时,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放电时,电子流向:电极A→负载→电极B→电解液→电极A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该电池可避免在电极A表面形成锌枝晶
2023-04-11更新 | 453次组卷 | 1卷引用:押题卷化学(五)
7 . 某科研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制取硫酸并处理含氯废水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原电池负极,电极材料可以选用Fe
B.I区溶液中升高,II区溶液中降低
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每消耗气体,理论上可以处理含氯废水
2022-11-19更新 | 54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液态金属电池在规模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某可充电液态金属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池采用了三层液态设计,其三层液体因密度差和互不混溶而自动分层:隔膜为法拉第选择性膜,该膜既有电子通道,又有离子通道(除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Y为正极
B.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外电路转移2mol电子,得到Pb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
D.法拉第选择性膜避免了直接接触Li而导致充放电性能下降
2023-03-31更新 | 5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样卷化学试题
9 .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双极膜技术构造出一类具有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性能的新型水系电池,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极材料分别为Zn和MnO2,相应的产物为和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双极膜中的OH-通过膜a移向M极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NaOH溶液的pH不变
C.N电极的反应式为MnO2 +4H+ +2e- =Mn2+ +2H2O
D.若电路中通过2 mol e-,则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89 g
10 . 以其低毒、低膜穿透率,备受研究直接燃料电池的科学家们的青崃。某研究人员设计的直接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极移动
B.从流出物中可回收
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每转移,消粍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