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CO2电化学传感器是将环境中CO2浓度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YSZ是固体电解质,当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工作时,在熔融Li2CO3和YSZ之间的界面X会生成固体Li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迁移方向为界面X →电极b
B.电极a上消耗的O2和电极b上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电极b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4e-=O2↑+2CO2
D.电池总反应为Li2CO3=Li2O+CO2
2022-05-27更新 | 593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化学试卷
2 . 2023年星恒电源发布“超钠F1”开启钠电在电动车上产业化元年。该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为(普鲁士白)和(嵌钠硬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电时,左边电极电势高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C.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电子,阳极质量增加
D.比能量:锂离子电池高于钠离子电池
2024-01-13更新 | 1332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3 . 如图,b为标准氢电极,可发生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a、c分别为电极。实验发现:1与2相连a电极质量减小,2与3相连c电极质量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与2相连,盐桥1中阳离子向b电极移动
B.2与3相连,电池反应为
C.1与3相连,a电极减小的质量等于c电极增大的质量
D.1与2、2与3相连,b电极均为流出极
2024-01-22更新 | 129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黑龙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4 . 的脱除与的制备反应自发协同转化装置如图所示(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间层的解离为并向两极迁移;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极区域浓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电极经导线流向电极
B.电路中转移电子,理论上正极区域溶液增重
C.两极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双极膜中的解离可不断提供,故无需补加
2024-04-11更新 | 64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三)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汽车的发展异常耀眼。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就是电池,现有一款铅酸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Pb是负极
C.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6 . 近日,我国化学家通过对过渡金属基尖晶石氧化物(NiCo2O4)进行性能优化,成功开发出锌-空气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a极反应:Zn+4OH- -2e-=[Zn(OH)4]2-
B.充电时,b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放电时,当电路中有4 mole-通过时,b极消耗22.4 L O2
D.放电过程中,a、b电极附近溶液pH均不变
7 . 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其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
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子从Cu经溶液流向Ag2O/Ag电极
C.电池工作时,OH向Cu电极移动
D.电池工作时,OH浓度增大
8 . 科学家提出一种基于电催化多硫化物循环的自供能产氢体系(如下图所示),通过将锌-多硫化物电池与电解制氢装置集成,最大化利用了间歇性太阳光,实现日夜不间断的自供电的H2生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多硫化物电池日间做电解池,夜间做电池
B.夜间工作时,应将电极ac、bd分别连接
C.日间工作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H2生产装置中可以使用钠离子交换膜
9 . 一种新型富含氧空位的双功能催化剂,可对空气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双向催化。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催化路径如图所示。表示R基团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b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放电时(标准状况)参与反应,有由a极区移向b极区
C.充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
D.充电时决速步反应为,氧空位提供更多反应位点,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7日内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考试化学试题
10 .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电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1)可用于工业合成氨气,已知常温常压下拆开1mol键、1mol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形成1mol键会放出391kJ能量。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若消耗1mol和3mol,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热量为,则______kJ;
(2)用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

a.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锌片是负极
b.两烧杯中溶液的均增大
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d.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转移,生成的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均为2.24L
(3)某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

负极的材料是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
2024-04-20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