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和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
B.该电池中的电解质可以改用碘化锂溶液
C.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
D.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
2020-02-2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20-67
2 .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a为负极
B.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C.每转移0.4mol电子,理论上生成41.4gPb
D.若将电解质改为LiCl-KCl溶液,对电池无影响
2020-02-2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20-7
3 .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由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获得。如图是某种锂—空气电池的装置示意图,使用金属锂作电极,从空气中获得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锂为负极
B.若隔膜被腐蚀,不会影响该电池正常使用
C.多孔碳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D.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大的原因之一是转移等量电子时,金属锂比质量小
2020-02-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 2020-11
4 . 用吸附了氢气的碳纳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子流向:碳电极→用电器→镍电极
B.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移向镍像电极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0-02-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 2020-10
2020高三·浙江·学业考试
5 .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对锂电池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一种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工作时,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C.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6 . 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Na2CO3固体贮存于碳纳米管中)。

(1)钠金属片作为该电池的___极(填“正”或“负”,下同);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Na___极区向___极区移动。
(2)充电时,碳纳米管连接直流电源的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
2019-12-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H2O=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H2O+2eˉ=2MnOOH+2OHˉ
C.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外电路中每通过 0.2 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6.5g
2019-11-20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锌-空气电框(原理如图)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放电时转化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C.向石墨电极移动
D.氧气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9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B.放电时K+移向正极
C.放电时镍电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2OH-e-=NiO(OH)+H2O
D.该反应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2019-11-1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化学100
18-19高二·浙江·期中
10 . 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镍电极作负极
B.放电时K+移向正极
C.放电时碳电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D.该反应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