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实验室用浓硫酸、铜与NaOH溶液为原料制取少量并探究其性质。
I.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丁的作用有①吸收尾气,防止环境污染;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证明丙中NaOH已完全转化为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II.探究的反应,设计实验如下:向2mL1mol/L溶液中加入2mL1mol/L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min内无明显变化。将所得混合液分为两等份,进行实验Ⅰ和Ⅱ。
实验操作及现象
加入适量固体,瞬间无明显变化,30s时也无明显变化。
加入适量NaCl固体,瞬间无明显变化,30s时有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4)推测实验Ⅱ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证实推测正确:用滴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对实验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水解使溶液中增大。
假设2:存在时,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溶液中增大。
①假设1不合理,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证实假设2合理,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
(6)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增强了的氧化性。某同学设计原电池实验证明该实验结果。
①补全乙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
编号

实验
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微小偏转
②已知E为电池电动势[电池电动势即电池的理论电压,是两个电极电位之差,],为电池反应的自由能变,则甲电池与乙电池相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或“<”)。
2021-11-22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强将“84”消毒液(含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
B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快用3 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 1mol•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C证明碳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D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溶解度向2 mL 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 0.1mol•L-1 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 mol•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A.AB.BC.CD.D
2019-03-08更新 | 4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3 . 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电池,电解质为、KOH,通过x和y两种离子交换膜将电解质溶液隔开,形成M、R、N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阳离子交换膜、y为阴离子交换膜
B.每消耗0.2mol 电路中转移0.4mol电子
C.放电时,Al电极反应为:
D.R区域的电解质为,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浓度减小
4 . 巴蜀中学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微生物电池将污水中苯酚(C6H6O)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并产生电能(M、N 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不适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B.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时,理论上能处理约含 13.4g苯酚的废水
D.电池工作过程中,正极区的pH降低
2024-01-16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可充电电池的结构和催化剂作用下正极反应可能的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不能使用水溶液做离子导体
B.放电时,电流由C电极经负载、电极、电解质回到C电极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D.均为正极反应的中间产物
2023-06-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6 . 高电压水系锌—有机混合液流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4OH-=Zn(OH)
B.充电时,电路中转移2mole-,中性电解质NaCl的物质的量增多2mol
C.放电时,1molFQ转化为FQH2转移2mol电子
D.充电时,m接外接电源的负极,n接外接电源的正极
2023-06-03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化学试题(七)
7 . 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甲酸(HCOOH)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半透膜只允许K+、H+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可以是硫酸氢钾
B.左侧为电池负极,HCOO-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D.右侧每消耗11.2 LO2(标况),左侧有1 mol K+通过半透膜移向右侧
8 . 微生物电池可用来处理废水中的对氯苯酚,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
B.H+向b极迁移
C.对氯苯酚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H++2e=+Cl
D.电路中通过0.4mole,消耗了0.1molCH3COO
9 . pH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E(即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而确定待测溶液的pH。电池电动势E与待测溶液pH关系为: (E的单位为V,K为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玻璃电极玻璃膜内外的差异会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
C.若玻璃电极电势比参比电极低,玻璃电极反应:
D.若测得的标准溶液电池电动势E为,可标定常数
10 . 利用假单胞菌分解有机物的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
B.电流流向:B电极→用电器→A电极
C.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D.若有机物为乙酸,处理1mol有机物,4moLH+透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右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