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送到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宇航员喜欢吃的“宫保鸡丁”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B.空间站广泛使用的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飞船返回舱外面是一层耐高温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SiO2
2022-05-0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能源、材料和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均是可再生能源
B.“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属于纯净物
C.农村推广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石灰法是燃煤烟气脱硫的一种方法
3 .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的一些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大,是因为合金中原子的排列比纯金属中更规整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D.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
2022-04-05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古文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知识或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除去铁中部分杂质,使其转化为钢
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试验
C.“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不是来自氧化铁
D.真金不怕火炼——单质金的熔点很高
2022-04-05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元素“星光熠熠”,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中国。212项技术在冬奥会上得以应用,如含有石墨烯的智能服饰、铝合金管材、碳纤维和光导纤维等等。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热导率高的碳纳米材料
B.铝合金是密度较小的金属材料
C.碳纤维主要成分是耐低温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光导纤维是硅酸盐材料
6 . 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A.制造下水井盖用的生铁B.制作餐具用的不锈钢C.储存和释放氢气用的储氢合金D.制作显示屏的有机发光材料
A.AB.BC.CD.D
7 . 下列有关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小于成分金属的硬度
B.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既能和盐酸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铁在自然界中存在单质形式,而钠没有
8 . 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C.《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D.《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和朴硝()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显色反应
9 .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中国印迹”等影像图。“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隔热降噪材料三胺泡沫B.SiC颗粒
C.新型镁锂合金D.有机热控涂层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10 . 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2020年12月3日,在月球表面成功展开的五星红旗的主要材料芳纶属于合成纤维
C.我国海洋开发走向深蓝,“蛟龙号”外壳材料使用的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D.2020年我国发射的嫦娥5号探月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