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2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41~1943年,中外记者在延安进行考察时拍摄的照片。这些举措在当时旨在(       
          
图1 农民参与投豆选举        图2 陕甘宁边区二次一届参议会选出边区政府
A.调动民众革命建设积极性B.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C.促进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D.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 . 1939年,国民党在湖南南岳衡山集中了一批抗日前线各战区的军官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所用的教材,则是八路军军事教员陶汉章编写的《游击战术纲要》。这反映出(     
A.国共合作培养军事人才
B.敌后战场的抗战受到重视
C.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共识
D.正面战场的作战方针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2024-01-20更新 | 30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       
A.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B.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
C.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D.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
5 . 【解放战争】

材料一   

材料二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东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区域……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山头、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我们要争城市,要争那么一个整块的地方。如果我们有了一大块整个的根据地,包括东北在内,就全国范围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有了基础,有了坚固的基础。”⋯⋯在国民党方面,不是完全没有认识东北的重要性,但相对而言,他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关内,而且以为有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东北接收过来”,对东北工作并没有认真的研究和部署。”

——金冲及《较量—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初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战胜利后各方势力动向及影响。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东北的意图并分析原因?
6 . “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八十多年前,一首激昂的抗日歌曲《延安颂》,传遍全中国,鼓舞了一批批爱国者奔赴延安,投身抗战。《延安颂》传唱体现(     
A.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B.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C.青年奔赴延安的热情与不屈的精神
D.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的路线的形成
7 . 1941年,毛泽东鼓励党内同志加强对中国史的学习,为响应这一要求,《中国通史简编》在延安出版,其主旨在于“组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这一做法(     
A.适应当时民族解放的需要B.扩大了边区政府阶级基础
C.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D.意在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学者布莱克指出,现代化发展必然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现代性的挑战——现代观念和制度,现代化拥护者的出现,这一切使社会在传统知识范围内遇到最初的对抗。

第二,现代化领导的稳固——权力从传统领袖向现代领袖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尖锐的革命斗争通常可达数代人之久。

第三,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达到这一程度:社会从以农村和农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以城市和工业为主的生活方式。

第四,社会整合——经济和社会转型导致整个社会基本结构的转型。

中国学者将布菜克假设的四个阶段概括为两大环节

第一环节,在迎接现代性挑战的背景下建构现代民族国家。

第二环节,进行民主国家建构,以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向现代文明的结构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近代思潮的变化】

材料一   整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它认为群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纽带。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个人本身具有最高价值。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和前途的自由和权利。而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写道:“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如果人的个性不能解放,国民不能实现人格独立,即使有“少数难能可贵之爱国烈士”也“无救于国之亡”。

——摘编自杨胜利《从“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材料二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延安文艺方向被确立为新中国文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原则得到进一步确认,“文艺工作已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延安的作家转变为自觉执行延安文艺政策的‘党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学生产方式参与到解放区的群众文艺运动中。

——摘编自《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整体主义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陈独秀观点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出现的背景。
2023-12-17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某部文学作品的目录摘编,该作品反映的事件可能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23-12-1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