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恩格斯说:“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代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创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以下各项符合恩格斯对“蒙昧时代”定义的是
A.河姆渡文化B.龙山文化C.黄帝时代D.北京人
2022-03-0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考古证实,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亦称“旧石器”。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这些遗址中的早期人类(     
A.完全从事渔猎活动B.社会等级分明C.已经大量使用陶器D.过着群居生活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3 .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距今 170 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
B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C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夏朝出现牛耕
D《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2021-11-02更新 | 274次组卷 | 2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考古界把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这段时期称为石器时代,又把石器时代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界划分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
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建筑技术的掌握与改进
2020-11-17更新 | 273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上那蚌村位于云南北部元谋盆地的东缘,在那里曾发现两颗人牙化石、石制品、带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烧骨和大量动物化石。据古地磁测量,这些文化遗存距今170万年左右。这一发现可论证远古时代的元谋人 (  )
A.过着定居生活B.使用打磨石器
C.已经学会用火D.懂得农业种植
7 . 中华文明从有人类开始,单居到群居,进化到氏族社会,由三皇五帝,尧舜禹汤逐步统治成为国家,成为有秩序的人类。在上述演进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中华文明的传承C.私有制度的出现D.优越的政治制度
2022-11-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联盟校(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考古发现,北京人所使用的石器,大致可分为砍砸器 ,刮削器和尖状器,分别用于制造木器、分割肉食和砍凿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A.最早使用并制造工具B.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C.实现了早期社会分工D.生存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9 . 下列资料中,最能印证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是
A.新石器大量出土B.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10 . 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元谋县大那乌村发现了元谋人的左右中门齿,还发现了17件石器制品。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被烧焦的骨头。据此可知,元谋人(     
A.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B.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C.开始大规模饲养家畜D.会打制石器和使用火
2022-1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联盟校(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