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至今,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据此可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已经掌握了夯土建城技术B.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C.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文化遗址发现遗存(部分)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人工栽培稻种距今约14000—18000年
浙江上山遗址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距今约8600—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地窖式粮仓、家猪骨距今约7600—80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考古发现,在山西陶寺遗址一座贵族墓随葬的骨耜上发现契刻有一个“辰”字,专家推测墓主的职官可能为农官;同时在该遗址还发现有古天文台,当时人们已将一个太阳年分为20个节令—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个重要节点。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阶层的分化B.文字体系的形成C.国家形态的成熟D.农业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6117次组卷 | 3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681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陶寺中期遗址发现了储藏用的窖穴群和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其中,有一座大墓长5米、宽3.6米,随葬装有漆木柄的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在墓穴的附近,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观象台,可以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据此推知(     
A.文明产生具有多元特征B.公共权力机构的成熟
C.国家初始形态逐步具备D.旧石器文化较为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的非正常死亡遗骸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     
A.阶级分化和斗争加速国家出现B.城市是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
C.中国华北地区最早出现了国家D.当时中国南北联系日益加强
2023-05-19更新 | 592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聚落遗址里都有为数不多的几座陶窑遗迹。陶窑限定在专门的地点,位于环绕居住区的壕沟之外,与居住区明显分割。这体现了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城市规划合理C.社会分工已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根据考古学者的统计和估算,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约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若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上述工程约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此外,还需要有更多人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后勤保障。良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     
A.农业经济的发展B.国家形态的成熟
C.金属工具的使用D.奴隶的辛勤劳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