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 . 《礼记·月令》记载:“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这说明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已经
A.开始自成体系B.与手工业结合
C.以粮食生产为主D.注重精耕细作
3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中所描述的土地制度
A.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B.出现于铁器广泛使用后
C.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D.实质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2021-02-01更新 | 499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周中期有一位名叫矩伯的贵族除了用十块田地从贵族裘卫那里换取了一件价值八十朋的瑾璋之外,还用三块田换取了两件价值二十朋的虎形玉器、两件鹿皮披肩和一件蔽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井田制度走向崩溃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C.贵族政治已经瓦解D.传统秩序出现了松动
5 . 史书记载,西周宣王即位以后,改变了“公田”和“私田”之分,逐渐实行了“履亩而税”,即“按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由此推断,西周晚期
A.君主专制已进一步强化B.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
C.宗法分封制度逐渐瓦解D.土地国有制度有所动摇
6 .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C.存在土地买卖现象D.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2020-05-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这段铭文反映出
A.井田制的盛行B.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
C.西周社会商品经济的水平高D.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