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里"字本义是指居住的地方。《周礼》说:"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韩诗外传》说:"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材料中的"里"应该作为
①长度单位   ②面积单位   ③居住单位   ④行政单位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1-13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普查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商代,耒耜是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主要的耕作方式是“劦(协)田”;到了西周时期则盛行的是“耦耕”,同时实行轮荒休耕制度,粮食的亩产量61.5斤上升到83.1斤左右,这表明当时
A.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B.旧的生产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C.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D.生产工具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3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07-11更新 | 8377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0年天津卷历史高考试题
4 .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
2019-06-10更新 | 9092次组卷 | 96卷引用: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5 .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019-01-30更新 | 4813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长安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