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1 . 大约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走向早期国家形态的前夜,自北向南发现了红山、仰韶、大汶口、屈家岭、良渚等几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其文明因素各有千秋,特色鲜明。如图主要展现了(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B.华夏文明演进的不同路径
C.中原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D.南北文化系统的孤立发展
2023-01-25更新 | 221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全市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中,夯土建筑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所筑的城墙仍属个别情况,但在山东豫东豫北和豫西都发现了类似的城墙。这些发现可实证当时(     
A.文明交流已超越区域界限B.各地风俗文化趋于相同
C.公共防御设施已得到普及D.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并立
3 .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北徐水发现一处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石磨盘、植物种子等。此后,江西、广东等地也都发现万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这说明中华文明(     
A.手工业技术非常发达B.从黄河流域扩散四方
C.具有多元起源的特点D.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青海柳湾发现的366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中,有20座两人合葬墓(即一人葬于棺内,一人葬于棺外)、3座双棺合葬墓和2座两人同棺合葬墓,还出现了没有任何葬具的土坑墓。这反映出当时该(     
A.阶级对立较为普遍B.贫富分化已经显现
C.社会矛盾日益复杂D.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同时期的北方文化中,代表器物是黑陶,还有精美的玉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据此推断,该文化遗址主要应位于下图中(     
A.①B.②C.③D.④
6 . 考古发现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这说明(       
A.形成了严格等级秩序B.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7 .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A.社会等级森严B.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神权色彩浓厚D.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8 . 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下列考古出土的文物,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从马家窑出土的彩陶纹饰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纹饰很少出现动物纹,较多的是植物纹。马家窑文化晚期,出现一种形纹,好像先民在播撒种子,除此之外马家窑彩陶中有许多与水有关的纹饰。这表明当时(       
A.原始宗教崇拜盛行B.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C.剩余产品大量出现D.渔猎活动逐渐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