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船形彩陶壶。壶的口部呈杯状,造型为短宽形,像一只小船,在壶身两面都画了类似渔网的图案,给人一种正在撒网捕鱼的画面感。这体现了(     

A.长江流域的先民以捕鱼为生B.陶器制造中匣钵已成为主要工具
C.手工业已从农业中独立出来D.原始精神文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4-04-09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在有关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区系类型探讨中,苏秉琦先生认为,存在着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经过多次撞击、融合,最终凝聚成多源、一绞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中“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位干下图中的(     
A.①④B.②③C.②⑥D.④⑤
2022-11-18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农业需要人类付出比采集、狩猎高得多的劳动代价,而且实现这两种生存方式的转变还涉及漫长而艰难的物种择优汰劣的选择驯化过程,没有万不得已的外界强大压力和持久不懈的实践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下列关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研究成果中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A.人口出现大幅增长B.气候发生剧烈波动
C.发现大量家畜骨骼D.聚落脱离林缘地带
2024-04-10更新 | 34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指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家的出现一般被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中华文明已产生的最有力证据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各墓葬的随葬品差别不大B.仰韶文化出土彩绘陶器
C.良渚遗址主要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D.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022-02-21更新 | 724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距今九千年左右的济南月庄遗址出土了黍、粟和一定数量的水稻,且出土黍多的地方稻则少,出土稻多的地方黍则少。这说明(     
A.北方传统农耕相对发达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早期农业合理利用环境D.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反山发掘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种类多样、雕琢精美的玉器3000余件,有代表神权的琮,有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钺,有体现财富的璧,还有装佩挂缀在衣物冠帽上的各种玉饰件。该考古发现说明了(     
A.历史研究依赖考古技术的发展B.玉器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神坛
C.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凌驾平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78年成都市新都马家乡出土了一件汉代“驼舞”画像砖,画面上两个深目高鼻的胡人(左边人物因年代久远模糊不清)相对而坐于一匹高大健壮的骆驼上,一边敲击建鼓(始于商代,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一边起舞。该画像砖的内容体现了
   
A.丝绸之路促进欧亚民族交融B.汉代成都地区工商业的繁荣
C.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2021-05-12更新 | 85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良渚古城核心区域及外围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依照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此项工程约需110年才可完成。显然,工程任务的分派、工人的集中管理、工程的质量监管等各方面的落实必须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据此推知,良渚遗址(       
A.尚未呈现国家初始形态
B.带有聚族而居的特征
C.形成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D.出现强制性公共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2023-12-13更新 | 310次组卷 | 10卷引用: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