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玉器经历了从早期的个体装饰品向晚期祭祀用品与首领饰物的转变,其大小、形制在晚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大型玉器以及大量随葬的玉器组合。这说明当时(     
A.宗教祭祀主宰生活B.公共权力逐渐集中
C.玉器使用逐渐普遍D.手工技术日益提升
2024-01-30更新 | 217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已圆满落幕,运动会吉祥物之一是“琮琮”,其取名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下列对良渚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旧石器时代B.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代表性器物是黑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全球通史》里提到“□□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改变着人类的历史。与□□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促使新石器时代的人们采取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模式。”□□里应填(       
A.狩猎B.采集C.畜牧D.农业

4 .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著名的有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和龙山遗址出土的“蛋壳陶”。这两款典型器物出土的空间位置分别位于右图中的(       

A.①②B.③④C.③①D.④②
5 . 在20世纪中国考古发掘的100项重要成就中,有近30项是关于新石器文化遗存的发掘。其中一项遗存的典型代表器物是蛋壳黑陶。该遗存位于(     
A.黄河中下游B.辽河上游C.长江下游D.珠江流域
2024-0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的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外,还(     
A.烧制了彩绘陶器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C.建有大量的神庙D.制作薄如蛋壳的陶器
7 . 2022年10月31日大型历史纪录片《良渚》首播,采用实证与写意再现的方式呈现了良渚人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文化、信仰等,将良渚文化放在全球视野下,凸显出良渚文化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以下最有可能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是(     
A.用于储藏粟的大型粮仓B.随葬品差别不大的公墓
C.刻在甲骨上的成熟文字D.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2024-01-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一时期(       
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
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D.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该遗址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同时遗址还出土了几件埙(吹奏乐器)。这可以说明(       
A.该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姜寨人进入父系氏族阶段
C.它的居民间阶级分化较严重D.农耕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
2024-01-1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距今约 4000年,遗址发现了大量手工作坊遗址,包括玉器、纺织和酿酒作坊。城址核心区域的一座巨大金字塔,顶部为平台,四面设有阶梯,用于祭祀神灵。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姜寨聚落遗址
C.河姆渡遗址D.红山遗址
2024-01-15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