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台州仙居下汤遗址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下汤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石磨球、环状砍砸器(见如图)等均为我省首次发现。下列古人类文化遗存中,也在浙江省域的是(     
A.河姆渡文化B.仰韶文化C.大汶口文化D.龙山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6120次组卷 | 3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682次组卷 | 4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学家顾颉刚指出,陶器,是古代工业上最早的发明,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陶器的制作也随之发展,彩陶时代、黑陶时代和白陶时代,表现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以下选项最符合黑陶时代历史特征的是(     

A.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B.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
C.主要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D.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随葬的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B.国家形态初具规模
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D.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2023-04-18更新 | 567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应增加“玉石时代”,这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首领“惟玉为葬”“以玉为礼”,各不同区域文明中都有大量玉器出土,较为复杂的玉器组合只出现于大型石棺墓内。由此可见,“玉石时代”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从事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群居迁徙生活
B.阶级分化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地域分布广泛,奠定多元一体政治格局
D.崇尚敬天保民,逐渐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2023-04-14更新 | 89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它们相距遥远,但有相似的特征。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的特征是(     

A.多元一体B.礼乐繁荣C.农耕发达D.领先世界
2023-03-05更新 | 251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
C.畜牧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进步
2023-02-10更新 | 177次组卷 | 115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考古学家发现该遗址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该遗址应属于(     
A.旧石器时代B.母系氏族社会C.早期国家D.阶级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