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后期兴起的“九族异姓”说,以“仁”为核心,“亲亲”是其特征。东汉时出现的“九族同姓”说,则将母族、妻族从九族中剔除,以“礼”为核心,“尊尊”是其特征。这一变化(     
A.排除了外戚干政的困扰B.构建了新型的思想学说
C.有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折射出皇权弱化的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帝王自我检讨、自我反省的一种官方诏书。有学者统计了两汉时期皇帝颁布下发的“罪己诏”,如下表。两汉的“罪己诏”(     
朝代皇帝下诏次数下诏原因
西汉文帝2日食;匈奴入侵
宣帝2地震;总结失政
元帝5地震、日食;总结失政
东汉光武帝3日食、地震;总结失政
和帝1蝗灾
安帝3一系列自然灾害
A.表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严重挑战B.具有明显的农耕文明色彩
C.说明防范外族侵扰成为施政重点D.体现君主专制强化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西汉后期,儒家经典中“九族”一词演化为政治生活中的流行术语,异姓有服;东汉时“九族同姓”学说开始兴起,母族、妻族被从九族中剔除。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家独尊地位的形成B.东汉豪强地主的影响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外戚干政的不断衰落
2023-02-15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初年,三公或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这反映出(     
A.君主权力的加强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C.尚书台地位提高D.中枢体制日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一学生整理的某一历史时期的治国理政主要举措。这一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时期对开发边疆的移民,大司农会组织农耕并提供补给,政府还实行假民公田和赋民公田等制度。到东汉,大司农将发展农业的主动权交给了地方政府,豪族在开发农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批流民和欲求保护的自耕农纷纷投靠豪强地主。这一变化(     
A.反映出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B.是土地兼并不断加剧的结果
C.说明了东汉地方治理的失序D.弱化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     
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B.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光武帝刘秀重视争取民心,以“柔道”治天下。同时,却以铁腕治吏,即使是尚书、三公,一旦有过错,也常被拖到皇帝面前捶扑鞭打,毫无体面可言。刘秀的这些做法(     
A.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B.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
C.造成诸侯国势力膨胀D.加剧了外戚宦官专权
9 . 东汉后期,虽然函谷关(位于今河南洛阳新安县)以东的中原地区只占全国疆域面积的11.4%,但据保守估计,当地实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其中多数为豪强荫蔽人口;“百亩之家”只算是小家门户。这一局面(     
A.推动了长途贩运B.刺激了少数民族内迁
C.易激化社会矛盾D.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10 . 汉代出土了很多饰有沽酒、酒肆图像的画像砖,下图是四川出土的东汉“酒肆”画像砖,据此可推断,东汉(     
A.城市生活丰富多彩B.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D.四川经济发展最好
2022-12-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