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     
A.解决了平城粮食供应困难问题B.缓解了洛阳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2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9次组卷 | 5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下图是《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江南经济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
2022-12-24更新 | 25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制度D.推动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撰修淡化了《春秋》笔法,通过一些细微小事铺叙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灵动,叙事风格有较鲜明的文学性。这反映出当时(     
A.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B.官修史书具有教化功能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D.家族门第观念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是(     
A.藩镇割据社会动荡B.科举盛行人才辈出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佛教传入外交活跃
2022-11-29更新 | 108次组卷 | 2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3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孝文帝以身作则,封大臣李冲的女儿为皇后,娶卢、崔、郑、王四大姓的女儿为妃,让自己的几个弟弟都娶汉族地主女儿为妻,并将女儿嫁给汉族大姓人家。这一做法有利于(     
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
C.加快人口增长D.推进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2022-11-16更新 | 4481次组卷 | 53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022-11-13更新 | 700次组卷 | 158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东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由此可知(     
A.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B.东晋出现分裂割据
C.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