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自刘杰《试析元朝时回族的社会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2 . 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叫形而上学,是魏晋时代兴起的哲学,原指对《 老子 》《 庄子 》和《 周易 》的研究和解说)。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道教的冲击B.门阀制度的影响
C.集权政治的减弱D.信仰危机的出现
2020-05-01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面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赤壁之战发生地位于下列哪一区域内
A.①B.②C.③D.④
2020-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下学期教育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材料 关羽,字云长。陈寿《三国志》中,关羽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并列,并没有表现出绝伦超群之处。据陈寿《三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常球《华阳国志刘先主传》《晋书》《宋书》《南史》《魏书》《陈书》等史书记载,历史人物关羽不过是三国蜀汉的一位大臣,生前最高官衔是“前将军”,最高爵位是“汉寿亭侯”。他勇武、重义,但同时具有傲慢自大、容易发怒、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气量狭小也使得他与同僚关系不睦。隋唐时期,关羽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颂扬,关羽的名气也不大,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最崇拜的三国人物是“为帝王师”的诸葛亮。这一时期的蜀汉人物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史书中鲜有记载。在民间,这一时期的关羽只是具有魔力、神力的鬼魅形象。两宋时期,汉民族始终处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之下,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对关羽不断加封。北宋中叶以后,宋王朝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三国时蜀汉君臣不畏强敌的精神和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和整个社会的心理需求。随着关羽神位的不断攀升,在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之下,关羽祠庙在全国上下逐渐兴起。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民间的关羽崇拜越来越狂热,关羽也由人而逐步变为神

——摘编自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


(1)根据材料,说明分析关羽形象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羽崇拜现象形成的原因。
2020-04-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北省高三新时代NT教育模拟自测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因其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千古传颂。《后出师表》的末尾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情怀是
A.“行己有耻”的立身准则B.“明道救世”的忧患意识
C.“经世致用”的思想品质D.“天下兴亡”的历史担当
2020-03-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上后主表》

材料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材料三   “汉代相传四百年,而曹氏篡汉。诸葛忠武侯当此时,间关百折:左右昭烈父手立国于蜀,明讨贼之义,不以强弱利害贰其心,盖懔懔乎三代之佐也。……虽不幸功业未究,中途而殒,然其扶皇极,正人心,挽回先主仁义之风,垂之万世,与日月同其光明,可也。”

——南宋张拭


(1)根据材料,概括诸葛亮因为哪些优秀的品质而得到后人的尊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宋人给予诸葛亮很高评价的原因。
2019-07-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019-04-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8 .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很多描写都家喻户晓,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但是,这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形象却有明显不同,甚至像草船借箭等也并非诸葛亮所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叙述不可信
B.文学作品和正史都无法获取历史真相
C.时间久远导致对历史认识不清
D.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历史的叙述倾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225年,诸葛亮南征南中(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一带)后,在原有五郡基础上增设云南、兴古二郡,是为“南中七郡”,以分其势力,使南中地区进一步郡县化;袭用秦汉分封“蛮夷邑君侯王”之策,尽量少留汉官兵,利用当地夷帅或方土大姓进行统治。鉴于昆明、叟等族“征巫鬼,好诅盟”之俗,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民看到这种象征和平的图谱,甚为高兴,争先拿回家供奉,以期上佑友善局面。诸葛亮还令下属官吏常与夷民“投石结草”,拜为兄弟,互示友好。诸葛亮还“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飞军”;又“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建宁界,以实二郡”。诸葛亮允许汉族人迁徙到南中地区,还命人教打牛以代刀耕,使夷越诸族逐渐掌握了用铁制农具进行生产的技术

——摘编自白翠琴《论蜀汉“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之策》

(1)根据材料,概括诸葛亮治理南中地区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诸葛亮治理南中地区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大将军曹爽当政时, 曹冏上《六代论》,论夏、商、周、秦、汉、魏六代兴亡之事,建议分封宗室子弟,授以军政实权,以抑制异姓权臣,否则政权可能转入他人之手,曹爽未采纳。过了六年,司马氏果然轻易夺取了曹魏政权。材料能够说明当时(       
A.分封制长期不能从思想上根除
B.主张实行分封但要加以约束限制
C.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弊端的体现
D.曹魏政权未行分封最终导致灭亡
2016-11-27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江西上饶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