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统一中原以后,首都平成地处边陲,已不能适应统治的需要。平城地区半耕半牧,土地贫瘠,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而中原至平成又不通水运,一遇灾年,便饿殍遍野。孝文帝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性好读书,“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太和十七年,服丧满三年后,孝文帝为实行“文治”理想,决心迁都洛阳。

——据张凯之《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二   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规定随迁的鲜卑人说汉语,着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但这一系列改革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北魏在事实上开始放弃了二元帝国的政治架构,丧失了帝国的内在均衡。北魏因此自毁长城,在孝文帝身后不久便陷入严重内乱。

——据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决心迁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影响。
2024-05-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但是运河的开通,对于后来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运河文化史》(上册)

(1)“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请运用这一方法对上图加以解读。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看法。据此,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认识史事?
2024-09-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初高衔接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孝文帝以其远见卓识,顺应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本族封建化及民族融合。此后,历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孝文改制,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

——李文梁《孝文改制及其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时期北魏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并概括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2024-09-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4 . 中国学者阁步克认为中国古代发展历经秦汉的波峰,到魏晋南北朝则陷入波谷:日本学者川本芳昭也将这一阶段概括为“中华帝国的崩溃”。上述学者持论立足点应是(     
A.民族交融B.国家发展C.江南开发D.制度创建
2024-03-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以前的主要经济区是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从西周开始,泾渭流域成为新的经济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五大经济区;两汉时期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基本经济区,而南方江淮地区则相对落后。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南朝时期的土地开发利用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平原地区的荒田得到进一步的垦辟,而且偏狭的山间土地以及大量的池泽湖荡也被相继耕垦。士家大族大力营建田园,把一直沉睡的荒山野岭改交成农业生产基地。……宋孝武帝大明初年颁布“占山格”,规定官吏依品占有山林川泽,第一品允许占3顷,直至“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经过长期的开发,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产区。

——摘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两汉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024-08-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在复习某一阶段历史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与这一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相符的是(     

A.从早期国家到大一统国家B.区域开发与民族融合
C.“盛世”与“危机”并存D.传统主流思想的巩固
2024-06-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试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扄(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

——《宋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并指出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末年以后,私人依附农民对地主的依附程度逐渐加强。地主与农民为保持封建社会生产的继续和自身的生存,往往以宗族领袖为首,把宗族、宾客、家兵、部曲等各种名目的成员组织起来,结成集团,进行自卫和生产活动。樊宏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西晋占田令中又有荫亲属的规定:各以官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

——摘编自李光霁《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私人依附关系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私人依附关系发展的影响。
9 . 【北民南迁与民族交融】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肥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徒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从“变态”走向“回归”的主要原因。
10 . 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     
1.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2.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
3.番禺(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
A.江南经济的开发B.繁荣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D.民族关系的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