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021·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北朝时,北人骑马是日常生活,南人则畏马如虎。唐代时,南北人对骑马已经习以为常,男女皆然。唐人骑术水平不差,是以马球成为常见运动。材料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A.北方文化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B.男女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C.民族交融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D.游牧经济范围不断扩大
2021-05-01更新 | 8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2020-01-25更新 | 556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2019-12-03更新 | 837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B.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D.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2018-01-09更新 | 1054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8次组卷 | 8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这表明
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
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