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唐代和元代行政区划示意图。与唐代相比,元代采取了新的划界原则。这一原则的主观目的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B.阻碍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C.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格局D.增强了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
2022-11-08更新 | 12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2022-10-18更新 | 587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3 . 行省、行枢密院、行御史台是元地方行政、军事、监察的三大机关。《行台体察条例》规定行御史台有权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元朝的这一制度设计(     
A.折射出行省地位的下降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说明行省体制已固定化D.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元朝的疆域辽阔,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北庭都元帅府C.宣慰司D.宣政院
2022-10-03更新 | 1125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元代,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要接受朝廷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这说明元代(     
A.实现了对行省的有效监察B.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隐患D.官员素质大大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代在边疆地区设置土官,土官任职的统治机构虽仍有羁縻的性质,但已纳入国家官僚体系管理,同时担负着征收赋税,加强赋役管理的职能。这反映出元朝(     
A.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B.改革赋役制度以增加财政收入
C.推行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政策D.在边疆地区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许衡在《时务五事·立国规模》的上书中写道:“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下列关于“国朝”的统治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设立御史台主管监察
B.管理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地方官署是宣政院
C.实行刺史制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8 . 元代,行省长官也被称为丞相,以平章政事为其副官,下设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丞相及平章政事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设有路、州、县,其长官被称为“达鲁花赤”,亦由蒙古人充任。由此可见,元代设置行省(     
A.旨在维护蒙古贵族在全国统治B.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点
C.基本否定了前代地方行政制度D.埋下了地方势力割据的隐患
9 . 元代十个行省中,有四个涉及边疆地区,如岭北行省管辖范围除了蒙古高原以外,向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东北地区由辽阳行省管辖;西南地区由云南行省管辖。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度(     
A.使地方拥有较大的政治军事权B.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保证了元朝社会秩序长期稳定D.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区划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这样做(     
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2022-07-16更新 | 834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