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020-07-09更新 | 13556次组卷 | 13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朝设立的巡抚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据此可知明朝的巡抚的设立
A.有助于地方机构的正常运转B.解决了元朝行省长官权力过大的弊端
C.强化了皇权对地方官员监控D.体现了临时差遣官员向行政官员的转化
4 . 有人认为,明太祖时君权膨胀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明朝君权膨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相权过度膨胀,危及君主权威
B.以相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难以承担加强中央集权的重任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历代君主执政的必然准则
D.封建制度衰落,皇权受到更多冲击和挑战
5 . 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封建等级
2020-04-07更新 | 157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嘉靖、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此时,阁臣不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众的尚书、都御史,无资格推补入阁。其五大主要职掌为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对明代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内阁大臣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B.内阁名义上可以节制六部
C.内阁职权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D.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
2020-03-31更新 | 926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百色市田东县田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自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政制的经典架构被明太祖拆散。“然继体之君长于深宫,鲜习政事,凡六部所奏呈者,无法裁决,于是不能不重用作为顾问机关之殿阁大学士,因之,‘票拟’之制行矣,‘内阁’之制成矣。”据此可知,明代
A.君主专制的需要致使行政机构的变革B.以“人治”为本的政权特征开始突显
C.内阁由顾问发展至王朝最高权力机关D.政治体制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固定化
8 .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这反映出明代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地方权力的扩大
C.君主专制的强化D.官员能力的提高
10 .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2019-12-13更新 | 362次组卷 | 4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