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在其剧作《龙舟会》中塑造了谢小娥以弱女之身为父亲和夫婿报仇的情节。剧中谢小娥鲜明的丈夫之气,远远胜过一众懦弱无能苟且偷安的男性官员;当钱刺史说要表奏当今,表扬谢小娥的孝烈,为谢小娥讨旌表时,谢小娥直接拒绝。这一形象塑造意在
A.打破封建等级秩序B.促进平等观念形成
C.批判封建的伦理观D.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以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的言论,其中体现了民本主义思想的是
①“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②“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
③“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
④“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指出:“果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栗者闭宋,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强化政府的调控B.重本抑末
C.发挥市场的作用D.工商皆本
4 . 清代学者刘献廷称:王夫之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王夫之
①主张建立“天下之法”                              ②强调“循天下之公”   
③ 反对“天命”对历史的主宰                       ④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11-0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进步意义在于
A.主张思想自由B.主张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C.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闭关锁国”政策
2021-11-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王夫之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其发展变化是有所依凭、有所根据的。这反映了王夫之
A.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深化D.从唯物角度否定程朱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对《周易》、老庄之学、佛学以及西学都曾进行过深入钻研,他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此外,他还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张载B.朱熹C.顾炎武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夫之认为,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态;动、静是相互包涵、互相转化的关系。这一认识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丰富了传统的唯心理论D.开启了近代人们思维方法
2021-10-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清代思想家戴震认为世界是气的变化过程。气化道行,生生不息,也就是“通”或者“理”,气是“道之实体”:与戴震所持观点相近的思想家是
A.李贽B.王夫之C.王阳明D.庄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B.实行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发挥市场作用保持物价平稳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