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所示漫画创作应该不早于(     
A.鸦片战争前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辛亥革命以后
2023-09-06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73年,李鸿章就华工在秘鲁的非人待遇,向访华的秘鲁公使葛尔西耶提出严正交涉,迫使秘鲁通过保护华工的法律文件,并在1874年6月与中国签署《通商条约》,承诺互换领事并保护双方的公民和臣民。这些做法(     
A.建立了与西方接轨的外交体系B.客观上助推了外交的近代化
C.实现了与西方列强的平等外交D.开辟了以国际法维权的道路
2023-09-01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义利观,有的秉承重“义”的义利观,同时倡导求“利”;有的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进而维护“义”;有的倾向通过兴办实业来求“利”,实现富国强国。这些义利观(     
A.旨在宣扬“中体西用”的价值B.具有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
C.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D.强化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2023-07-29更新 | 147次组卷 | 36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近代某一时期,美国报纸出现了标题为《战旗高扬:中国战舰“致远”号战至最后一刻》《奋战的中国舰队:中国战舰在威海卫湾坚持顽强作战》的新闻稿。与此相关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2023-07-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源头看,人类文明有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随着工业革命又产生了工业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耶律阿保机为其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范式。他宣布长子倍为继承人,仿照中国汉人传统的方式建造了上京。尽管他和他的契丹贵族一直在其领土上保持着游牧的习惯……耶律德光在位时期,辽国向南方的扩张要求重组其政治架构,行政体制按照双轨运行。这一中国历史上首开先河的政治模式,尊重了多民族社会的特性与需求。

——整编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第4卷

材料二   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城市经济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了,前代坊市的格局被打破了,到处可以设店、肆和作坊,商业活动场所扩大了。东晋南朝以来的草市或墟市在各地普遍发展,其中有一些形成为繁荣的小镇市。大小城市、镇市和草市,织成了地方商业之网,与广阔的农村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生产最发达的两浙地区更加如此,可以说区域性市场在宋代明显地发展起来了。由于商业、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卷入了市场。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

材料三

名称创办时间创办地点创办人
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1866福州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
汉阳铁厂1890汉阳张之洞
北洋水师1885旅顺、威海李鸿章
京师同文馆1862北京奕䜣
威海卫水师学堂1890威海丁汝昌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学习图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耶律阿保机建立的“统治范式”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辽“重组其政治架构”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经济显著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洋务新政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从现代化的视角简要评价洋务新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同一时期的日本和朝鲜也分别出现了“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的思想,这表明(     
A.强国御辱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东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D.文化交流与碰撞同化了本土文化
2023-07-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光绪皇帝在一篇《御赐祭文》中写道:“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据此推断,该祭文所褒奖的大臣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载了由华蘅芳、徐寿研制的蒸汽机试演情景:“其法以火蒸气贯入筒,筒中三窍。……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轮行亦如飞。”“窍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这表明(       
A.洋务派积极从事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B.曾国藩对西方技术认知深刻理性
C.晚清留学教育促进近代化人才的培养D.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技术的革新
2023-07-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72年,李鸿章正式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奏折中写到“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至为洋人尽占,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其意在(     
A.创建海军收回国家利权B.创办近代民用企业以求富
C.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兴办近代军工企业以自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一般认为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或破产。诚然,从清政府求“自强”这一点来说,洋务运动确实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鉴于洋务运动对于中国产业资本产生的作用,把它看作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一个必经的阶段,并同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实业政策的转变和各产业部门中私人资本主义的兴起联系起来考察,也许较为适当。材料的观点(       
A.以多元视角看问题B.旨在否定传统观点C.全面赞扬洋务运动D.体现近代化的视角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