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如表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的过程,据如表可知,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
时间过程
1909年农工商部注册商办公司成功,获得了完全商办的法定身份
1911年初获得邮传部对商办章程的基本承认和官方干涉减少
1911年末官方所派管理人员的撤销
1912年初至1914年2月产权自卫和资产重组的成功,行使了对产权的独立处置权利

A.体现了官商利益博弈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导致了产权政策变化D.顺应了列强资本输出
2 .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个德籍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占领胶州湾,紧接着,俄国便于12月中旬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事后,俄国对德国占领胶州湾“表示感谢”,说“因为有了胶州的占领才使旅顺口,大连湾的迅速占领成为可能”。这表明
A.帝国主义各国在侵华中利益一致B.维新变法引发列强的瓜分浪潮
C.民间反洋教活动激化了民族矛盾D.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2022-03-29更新 | 493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3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4年9月15日,清军主帅叶志超下令清军放弃平壤北撤。在相关当事人的公文报告和私人回忆中都提到,当天叶志超曾召集诸将,提出“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不如暂弃平壤”,众将未提出异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战败源于清王朝的腐朽B.叶志超对战败负有完全责任
C.清军将领谎报军情逃避罪责D.清政府陆海军协同对日作战
5 . 观察如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对近代中国造成了最直接的影响是
A.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开风气之先
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
C.清政府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
D.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6 .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中日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7 . 下表反映了1866-1870年间天津帆船、轮船在江海运输地位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帆船轮船
船数吨位船数吨位
1866171452487733328
18681453392212668990
18701012323214372362

A.轮船在江海运输中作用日益重要B.近代中国的民族航运业快速发展
C.江海运输业已经被列强完全控制D.列强在天津逐步确立了贸易优势
2022-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评论说,太平天国“既有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该学者意在说明,太平天国
A.受制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B.缺乏改造传统社会的策略
C.没有确立具体的革命目标D.担负起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近代某一事件,是满清从满人统治集团变成满汉合作统治集团的分水岭,更是汉族官僚由衰落到崛起的一个分水岭。这一事件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D.辛亥革命
10 . 1895年(光绪21年)英商怡和纱厂成立,1896年(光绪22年)英商老公茂纱厂、英商增裕面粉公司、美商鸿源纱厂、德商瑞记纱厂、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第一厂、日商三井制面工厂等成立……这一时期,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主要背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洋务运动的开展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