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2016-11-27更新 | 179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000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35000万日元的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觉得无比富裕。材料表明这一赔款
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洋务运动之后D.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2016-11-18更新 | 38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1
4 . 《(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2016-10-11更新 | 253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艴(fu)然:生气的样子】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
6 .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据此梁启超认为:“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以上关于甲午战争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