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主张体现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企业,建成新式海军说明中国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C光绪帝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除旧布新的举措表明清政府实施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
D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是清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A.AB.BC.CD.D
2021-04-11更新 | 634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李秀成自述:“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我在太仓抢得炮样,业经制造,与其一样无差,今南京城内上(尚)有此样。”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传统的华夷观念彻底变化B.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C.民族矛盾演变成主要矛盾D.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
2021-03-23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1864年时清政府任命的10位总督中,汉人占9位;任命的15名巡抚则全部由汉人担任。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的兴起B.汉族民族意识复苏
C.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D.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2021-03-0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庆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洪秀全在其《天条书》初刻本中引用《诗经》中的"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尚书》中的"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上帝弗顺,祝降时丧";《易经》中的"先代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等。洪秀全征引这些经典意在
A.为其政权合法性寻找依据B.宣传拜上帝教组织发动起义
C.借助儒学为皇权统治服务D.利用传统文化构建人间天国
2021-02-24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区北新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898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训令驻华公使窦纳乐说∶"渤海湾上的均势,由于总理衙门把旅顺口租给俄国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必须以你认为最有效和最迅速的方式,获得当日本人撤出威海卫后对威海卫的优先占有权,条件必须和给予俄国对旅顺口的条件一样。"据此可知
A.甲午战后列强在华矛盾得以平衡B.英国意在分享列强的侵华成果
C.英国在华利益遭到其他列强排挤D.甲午战后日本成为侵华的主力
2021-02-24更新 | 67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合川区北新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所给历史现象共同主题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斗争②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刘永福组织黑旗军抗击日军占领台湾
A.寻求救国之路B.反抗外来侵略
C.进行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7 . 下图摘自《中国近代史通鉴》的单元目录(部分)。该单元的主题是
A.边疆危机的加剧B.甲午风云
C.洋务运动的兴起D.瓜分狂潮
8 . 直至 1882年,清政府在向西方派遣常驻使节的同时,仍拒绝朝鲜使节进驻北京,并阻挠朝鲜向欧美派驻使节。这说明清政府
A.试图延续与朝鲜的宗藩关系B.努力避免中日之间的直接冲突
C.对日本殖民朝鲜做外交抗议D.意图缓解来自欧美的外交压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民革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日本随军记者因此感慨;"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不欺我也。"这现象反映了
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观念淡漠B.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近代民主意识观念淡薄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半封的社会
2021-01-06更新 | 41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自强运动的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所有的改革也与其他部门隔离,以免妨碍旧有法制规章。传统教育制度不因之而更变,科举取士的程序也原封不动。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腐朽的官僚体制阻碍自强运动B.洋务运动并未促进教育的变革
C.旧有的法制规章妨碍改革进程D.封建体制下维新运动困难重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