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武装起义相继失利,说明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权威的十月革命模式在中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认为它是中国革命唯一道路的情况下,既不简单否定十月革命道路模式,也不盲目迷信“本本”,从而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这体现出在“我们固然应该特别尊重苏联的战争经验”的前提下,
A.必须坚持“城市中心论”和来自外国的经验
B.在“应该尊重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同时同国民党合作
C.注重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关键
D.在独立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发动工人运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0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120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03、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1004、井冈山的斗争1928.11
05、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120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07、反对本本主义1930.508、必须注意经济工作1933.8
09、怎样分析农村阶级1933.1010、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1
11、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1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12
1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1214、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1936.12
1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516、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5
17、实践论1937.718、矛盾论1937.8

上表是1991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目录,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任选三篇文章,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沦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1-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3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如一把火炬,照耀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漫长路。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伟大的成果,请举一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例并加以论述。
2021-10-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高中部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34年2月,根据中革军委发布的命令,为使战争动员工作密切联系地方部队的组织和训练,决定将总动员部改称为总动员武装部,以总司令部的第六局并入。在上述动员领导机构建立的同期,各苏区红军也先后建立了动员机构。这一举措(     )
A.满足了战略性转移的需要B.动员了反“围剿”战所需兵力
C.是“农村武装割据”的延伸D.保障了苏维埃政权的军事基础
2021-10-2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桃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和1949年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组成图例。据此可知,在此期间工人
A.农民阶级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B.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C.土地革命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拥护
D.因工作重心转移工人党员数量减少
2021-10-15更新 | 4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蔡和森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指出:“北伐是冯玉祥的事,东征是唐生智的事,都与我们无关”,我们要“坚决地自觉地来干我们自己的事,来找我们自己的地盘和武力。”这表明他
A.提出开创农村武装起义局面B.决心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C.认为国共合作北伐是错误的D.主张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给中央的一封信中说:“红军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它是半殖民地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在信中意在说明
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B.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可能性
C.抗日根据地发展的必要性D.解放区游击战实施合理性
8 . l927年l2月18日,周恩来在写给浙江省委的信中指出:“各县农暴还未发动群众使土地革命深入,便先计算到扑攻省城,这不仅客观事实不能做到,即在主观上勉强去做也必是专靠几杆强的军事投机行动。”这说明周恩来认为
A.农民暴动要充分依靠群众B.农民暴动的高潮已经到来
C.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土地革命是军事投机前提
2021-09-2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的意识是代表会议,是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新型政权组织形式。

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农村而言,苏维埃的原意实在是过于生僻了,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识。实际上,农民的这些误解是有几分道理的,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它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政府”。这也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包围中,这种政府依然能够立得住的原因之一。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摘编自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或者“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的中国化”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
2021-09-2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11章国共十年对峙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D.井冈山道路
2021-09-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11章国共十年对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