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运动B.国共十年对峙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017-08-26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017-08-26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毛泽东说,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继续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走相反的道路”是指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谋求国共合作,打败日本法西斯,捍卫国家主权
D.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017-07-25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
A.是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基础上做出的结论B.中共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C.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D.强调农村与城市革命协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
A.国共合作
B.秋收起义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017-07-14更新 | 24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A.无产阶级暴力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C.城市中心论D.议会斗争
7 .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A.参加中共一大B.领导秋收起义
C.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的成熟。”以下属于这一时期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的是
A.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B.找到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C.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毫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据此可得出
A.工农武装割据之路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选择
B.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决定着民主革命的方式
C.农民斗争是迎来民主革命高潮的主要因素
D.中共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是革命胜利的法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
A.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B.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
C.直接促发了毛泽东创立苏维埃政权D.反映当时党中央缺乏灵活务实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